有句话说得好,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有了空闲时间,精神世界的空白,就需要精神食粮来填补。
于是,秦浩从图书馆借来的那些杂志就成了宋莹跟黄玲上班闲暇之余的消遣。
一度让宋莹跟黄玲连看电视都不感兴趣了。
相较于电视机里那些长篇大论的大道理,杂志里的文章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这对于此前一直接受“集体大于个人”教育的宋莹跟黄玲来说,完全就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这些文章写得太好了,句子也美,故事也很好看。”宋莹只有初中毕业,说不出具体哪里好,这些文章给她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种共鸣:原来在集体之外,我还是个人,有血有肉的人。
黄玲也经常看得潸然泪下,知青文学、伤痕文学、诗歌,对于从大字报时代走过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暑假期间,秦浩只在家里待了半个月,随后就前往江苏体育局报道,备战1980年的全国围棋锦标赛,上次秦浩是拿到了中国棋院的特别推荐,代表个人参赛。
据说当时江苏体育局的领导得知秦浩是苏州人之后,郁闷得不行,把苏州棋院的领导叫过去狠狠骂了一顿。
所以,这回秦浩刚放暑假,江苏体育局那边就不断给秦浩打电话,生怕他又代表个人参赛。
对于秦浩这次参加围棋锦标赛,棉纺厂家属巷的街坊邻居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偶尔在电视上看到秦浩的新闻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激动。
不出意外,秦浩再度拿下全国锦标赛的冠军,这次战胜的对手不是聂卫平,而是一位同样年轻的选手,年仅20岁的刘小光。
原本中国棋院还准备征召秦浩参加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却被秦浩以“学业繁忙”为由拒绝了。
一个业余围棋比赛,其他国家参赛的要么是退役选手,要么压根就不是职业棋手,这样的比赛实在是没什么意思,关键是奖金也不高。
国庆过后,新闻报道了中国棋手败走世界业余围棋大赛的消息,引起了一片哗然。
“这些人也太水了吧?这个今村文明都76岁了,一群职业棋手还下不过一个76岁的老头,简直就是耻辱。”
“也不能这么说吧,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