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般都是个人发出的,他们对关注量很容易满足,往往不会刻意追求,但权威媒体则完全靠此生存,所以一旦由草根舆论场将话题发酵后,权威媒体必将跟进,力争控制舆论话语权。
这就是这次围绕查尔斯切诺之死,各种信息逐渐披露带来的舆情的发展和反转的底层逻辑。
到目前为止,大家都还没有对新鲜事物意识到位,忽略了网络声音的力量,不管是玛格丽特,休伦和汤尼黄,还是特鲁尼,德诺和玛尔穆特,双方都还按照传统模式控制记者,控制传媒,并希望以此让舆论站在自己的那一边。
尤其是特鲁尼,靠着工会和报社拿捏资方已经是做老了的业务,只要舆论闹起来,哪怕是输了官司,一样可以让资方让步,主动提出“改善措施”。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幸存者偏差”,特鲁尼才信心满满的出击。
然而时代已经变了。
随着法官刘易斯在案件的倾向上越发的明显,特鲁尼开始对玛尔穆特的业务能力感到怀疑,于是暗中授意副会长德诺,开启了“盘外招”。
于是查尔斯切诺就因为药品过量而死了。
查尔斯切诺的死加上其生前的遗书被特鲁尼控制的媒体报道了出来,立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舆情被有心人吸引到了数码联盟和北美音乐者从业者协会正在进行的争议调解案上,出于对查尔斯切诺的同情,大部分人很自然的就站在了从业者协会的一方。
然而这一次的资方却和以往的资方不同,他们并没有被特鲁尼这一招吓唬到。
周至告诉了他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现在的战场和以前不一样了,从一个变成了两个,而且新兴的这个才是真正的主战场,而关于这一点,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
这个新兴的主战场,是数码联盟培养起来的,几乎是完全掌控的,上面的信息对于数码联盟来说几乎是全透明的,而对于从业者协会来说,却几乎是全瞎的。
而更好笑的是,从业者协会因为无知,所以盲目自信,甚至以为数码联盟在论坛上也和他们一样,所以表现得莽撞而嚣张,在论坛上留下了一大堆的铁证。
随着那些证据一步步地按照互联网舆论的“翻转节奏”一步步地被揭示出来以后,一张非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