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零三十四章 新思路(3/3)
――非文字资料不信史的说法,夏朝的存在的确需要商榷。

    比如说《禹贡》,《尧典》,到底是不是夏代的文字资料?现在学界已经证明了并不是,所以《尚书》就不能作为信史来看待。

    而西方认为真正的历史文字资料是从甲骨文开始的,然而甲骨文上并没有证明。

    但是信史派很快就迎来了能够让自己欢欣鼓舞的事件,那就是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和1928年安阳殷墟的发掘,证实了殷商的存在。

    最关键的是,甲骨文中发现了诸王世系,与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的诸王世系记录完全一致!

    这次重大发现,立刻让《史记》的信史浓度大增,进而引出了人们对《史记夏本纪》的思考――既然《殷本纪》都被证明了却为信史,那同列于一本史书里的《夏本纪》呢?

    而目前涉及到“夏”的上古文物,却都出自周代,包括了叔夷钟,这是公元前550年前后的青铜器,里面有叙述“咸有九州,处禹之绪”。

    其次是秦公簋,其中有“鼐宅禹责”四个字。

    虽然中间隔着一个商代,但是至少说明在西周时期,人们已经对大禹治水之事确信不疑了。

    这些证据虽然开启了考古界重新进行夏文化探索的课题,但是同样不是确证,因此事情就依然存在于一种迷思当中,最终大家还是不得不承认,只有能证明确定无疑的,出自于夏史同期资料,才能让“夏”成为信史。

    这个证据,最终还是只能落实在文物之上。

    但是周至提出关于文明的新定义,让敏感人士立刻发现了其中的价值,为突破这道迷思找到了一条新的思路。

    那就是这个确实的证据,不一定非得是文字,文物,它还可以是文明的具体表现形式――大型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