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经典着作,也有许多他们从未见过的新书。
“这里的百姓,竟然如此重视读书。”徐渭山感叹道,他拿起一本关于农业种植的书籍,翻了几页,发现里面的内容通俗易懂,对百姓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
“北阳郡推广全民读书,看来并非是为了敛财,而是真正为了百姓的福祉。”
娄泽阳也拿起一本医书,仔细翻阅着。他发现这本书中不仅有传统的医学知识,还融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他抬起头,望着远处的书院,心中充满了疑惑:“这样的变化,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的疑虑更加深重。他们决定继续前往书院,去探寻这背后隐藏的真相。
他们知道,这一趟北阳郡之行,可能会颠覆他们一直以来的观念和认知。
新建的学院大门前,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书写着“北阳太学”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笔力雄浑,气势磅礴。
学院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木扶疏,环境清幽,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
徐渭山和娄泽阳站在学院门口,望着眼前的一切,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
娄泽阳捋着胡须,冷哼一声:“哼,这北阳王妃,不过是小聪明罢了。想要靠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妄图在学术上超越国子监,简直是痴人说梦!”
老仆也附和道:“不错,国子监乃是千年学府,汇聚天下英才,底蕴深厚,岂是这小小的北阳郡能比的?我看这北阳王妃,不过是沽名钓誉,想要借此抬高自己的声望罢了。”
徐渭山没有搭话,看着眼前的景象陷入了沉思。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几位先生,这天下之事,本就不可一概而论。北阳郡虽小,但有志者事竟成,焉知不能开创一番新气象?”
徐渭山和娄泽阳回头一看,只见一位身着素雅长裙的女子缓缓走来,她眉目如画,气质高雅,正是北阳王妃王维维。
徐渭山和娄泽阳微微躬身,以示敬意。
王维维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几位先生,你们远道而来,想必也是为这北阳太学之事。不知几位有何高见,不妨直言。”
娄泽阳冷笑道:“王妃,你这北阳太学,不过是东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