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 第三千六百零七章 明日边缘(十六)(4/5)
西来,终归还是要看他们自己。

    所以,比起正常的教学流程——学生独立完成成果,教师指出其中的不足,学生进行改正,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席勒更像是在玩一款抽卡游戏。

    也就是做一些看起来像是在教学的表面工作,但实际上只是在靠运气等待出货:把学生们放在那里,等待他们某天大彻大悟,将感性与理性融会贯通,取得学术成果并毕业;或者是终于意识到自己不适合研究心理学,干脆地放弃并放过彼此。

    当然,虽然帮他们改论文很少能起到实质性的帮助,但席勒还是会兢兢业业地看完他们发过来的所有东西,尽可能地给他们建议。

    这不是出于为心理学界缔造人才的考虑,而主要是为了撇清责任,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毕不了业不是导师的问题。这样说不定可以加快他们放弃的速度。

    在哪个国家都一样,负责任的导师其实是少数,又有水平又负责任的导师就更是凤毛麟角。席勒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让他在学生中广受好评,虽然有些学生称其过于严厉,但每年想要报考他的研究生和博士的学生还是络绎不绝。

    而哥谭大学更是逮着一只羊薅毛,一面给他招新学生,一面又把毕业困难户轮转到他这里,就导致他的卡池越来越杂,想抽出好卡的概率更低了。真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故事。

    不过,虽然抽不出正经的强度卡,但倒是满池子的杂技选手。除了正儿八经的论文水平之外,真是要什么有什么,打包成一个反派组织的话,大概能拍八个季的自杀小队,再外加两部游戏。

    还是那句话,心理学学到最后,要么死要么疯。而能够学着这种学科,还在这样的学业压力之下活下来的人,多半都是疯透了。

    反社会人格虽多半是天生的,但也未必不能后天塑造。因为压力过大,精神失常,从而报复社会的例子比比皆是。只不过在哥谭,人们并不习惯于挥刀向弱者,而是更加精准、优雅且具有艺术性。

    席勒发送完邮件之后,很快就收到了回复。对方果然不愿意放过他这条大鱼,在回复的邮件中给出了一个地址,邀请他来见面。

    席勒看到地址上的编号,感到有些惊讶,竟然是在哥谭大学老校区的活动楼里。

    哥谭大学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