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莎念的小学和贝蒂与比利念的有本质上的不同。爱莎上的是南区最贵最好的私立小学,从小就是英语、法语双语教学。正常时间放学之后,还有必须参加的兴趣班,有时就连家长都得去上课,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活动。
这样的小学当然好。其实说起来,其他两个孩子倒也上得起,尤其是比利。维克多和诺拉的薪水足够供他上好的学校了,但是希瓦纳还是给他们推荐了东区的普通小学。
这倒不是希瓦纳公报私仇,而是那种精英学校就不是一般人能上的。爱莎从早上7:30到校开始,一直到下午3:30,课程是排满的,结束之后还要去上兴趣班。兴趣班要一直上到晚上7点,要是成绩不好,可能还会留下来补习。
虽说爱莎是个人类小女孩的形象,但她毕竟不是真的人类。她的智力和精力都远超普通人类,应付这种强度的课程完全不费力。
但要是比利和贝蒂这么搞,要不了一个月就得进精神病院。
比利本来就是个小镇男孩,不但没上过学,连基础的常识教育都没经历过。让他一上来上双语课程,他可能一个字都听不懂。
贝蒂虽然内向又安静,看上去像个学习的料,但是她的性格可能会让她社交不良。偏偏精英教育当中社交是很重要的一环,要是被集体排斥,日子可不好过。
所以这两个家庭都理智地选择了最普通的小学,能跟上学习进度是最重要的。
维克多和荣恩都很赞成对方的教育方式。席勒其实也不太喜欢美国的精英教育。
美国的精英教育体系里,技术型的人才依旧是鄙视链最底端。就像美剧里体现的那样,你光成绩好没有用,会社交、人缘好的人才是最受欢迎的。
这就导致在往后的几十年里,美国本土培育出来的高科技人才屈指可数,大多数重要技术岗位全是移民。然后移民问题发展得尾大不掉,难以处理。
席勒倒是不太关心美国的死活。关键是,这种教育孩子累,家长也累。爱莎天天上完舞蹈课,还要上冰球课,周六周日还要参加社团聚会。关键是赛琳娜也得陪着她去。
爱莎刚上小学的那几个月里,赛琳娜还找席勒进行过一个疗程的心理疏导。
在好莱坞闯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