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下山从良,入中后所为民,一边重修城墙一边开荒种田安居乐业,久而久之中后所又热闹起来,如今城中有民数百户,兵三百。
也就是说如今的中后所已不是单纯的卫所,而是一个军民混杂的小城,既是军方后勤基地也为来往商旅提供落脚之地,自然而然城中也有了各种店铺,如此生机勃勃吸引了更多流民来此定居营生,便愈发繁荣起来。
短短一年多时间恢复如此,相当令人振奋,也为关宁政绩添了一道彩。
只不过,往来的商旅对中后所的评价却是有些耐人寻味,民风彪悍!
关外民风本就彪悍,但还能被关外人说彪悍的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彪悍了,至于为什么彪悍,大家心里都有数,因为出身都不是善茬。
常宇一行傍晚时抵达中后所,因天气阴冷便决定夜宿,将士入兵营修整,他则带着几个亲随在小城里溜达,观风土人情,查城防验工事,和李慕仙相互感慨万分。
”吾之所愿,三年之内,重筑关宁锦防线!”常宇站在城墙上看看漆黑的西山,有回头看了看城中灯火,一脸斩钉截铁,李慕仙微微点头:“只需拿回锦州,便可遂督公心愿”。
“以道长所见,收复锦州需多长时日?”常宇问道。
李慕仙想了想抬头看了看天:“满人从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便是刀指锦州,至十三年松锦大战开打到十五年锦州城破,前后十年!”
常宇深呼口气,淡淡一笑:“十年太久,本督只争朝夕!”
李慕仙欲言又止,常宇看了他一眼:“道长尽可直言”。
“贫道觉得,争朝夕也罢,但此时并非最佳时机”。
”那道长的意思是先安内在攘外?“常宇看向李慕仙,眼前这个仙风道骨的家伙轻轻摇了摇头:”先安内便给了鞑子喘息之机,且献贼绝非一时半会便可平定的,一个不慎便会陷入泥潭挣扎不出,正中鞑子下怀,他们甚至会再次趁虚而入……“说着看了常宇一眼:”贫道不赞同先安内在攘外,甚至还建议先攘外再安内,只是眼下开战却非好时机,督公出京之前不是已做决定,此行以袭扰牵制为主,莫非临时起意?“
常宇叹口气:”本督只是在想,安内便给了外敌喘息时机,攘外便给了家贼喘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