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宁凡旁人无人地站在草原之上,时而看天,时而看地,时而看那些迎风低头的野草,神情带着思索。
即便不动用天人法目,以他的扶离一族破幻天赋,都足以看出之前那场烈火燎原,只是一场幻术罢了。幻术,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一幕。确实包含了无法想象的妙理,更有一丝圆满之意,包含其中。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之美。在于韧,在于柔,在于顺势而为,在于厚积于地。韧则不屈,柔则不伤,顺势则趋吉避凶。厚积则死而不僵。野火烧不尽,并非是野草强于火,而是野草懂得趋避,懂得留势。火势虽烈,缺点也很明显,因来势猛,故而其势无法持久,终有火灭之时;野草虽弱,却能扎根于地,借得地势,保存自身。一旦火势尽,则草势逆…”
“若能答出草之势,或许会是出题者眼中的最佳回答。若能答出其中道则变化,虽不如势,定也能得到不错的成绩…”
冥海法师交卷之时,宁凡虽未睁眼,仍旧凭神念感知窥到此人答案。冥海法师答得只与道则变化沾边,便得了四百分,若能答出道则的完整变化,定能得到更高成绩,若答出草势,则还会更高吧。
“我的答案并非大势,亦非道则变化,而是…圆满…”
宁凡目光一凝。
他喝过澹台未雨的清水酒,见过那酒中的圆满之意,而在那一幕野火燎原的幻术中,宁凡同样察觉到一丝圆满之意!
并非是施幻术者本身修到了第三步圆满境界,而是从其他地方模仿而得,只是虚假的圆满,有着极大的缺陷,如那圆环有缺,并不完美。与那清水酒中的圆满,根本无法同日而语。
宁凡在答卷之上画上一个缺圆,暗示的便是这一点。此地是大卑,是圣人后裔之所在,出题者既然能模仿一丝圆满之意,自然会对圆满二字有所了解,以那中州五帝之精明,不会不明白这缺圆中的意思。
能看到独属于第三步圣人的圆满之意,理应比窥到大势、道则成绩更好。
且宁凡更尝试性地在缺圆之内,模仿了一丝圆满之意,圆满之意岂是那么容易模仿而出,饶是宁凡拥有天人第二境的悟性,也只模仿出极为拙劣的一丝。
但令宁凡意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