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相 > 第76章 生计(1/3)
    县衙。

    辰时正刻。

    时辰还早,此时的县衙非常清静,少有人员往来,赵欣颜撑着雨伞,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施施然走了过来。

    轻快的脚步,循着大堂东侧,经过工南科、匠科、礼房、粮科,在倒数第二间房门前止住。

    门上贴的标牌,是规规矩矩的两个字,“户房”。

    赵欣颜正正头上的吏巾,整整衣领,轻轻咳了一声,方才推门入内。

    认识他的人都知道,户房赵书办最为慎独,每日的辰时正刻,别人都还在路上磨磨唧唧,他一定准时到了县衙。

    户房人员不少,却只有一间大房,赵欣颜看着自己的领地,从典吏、书手、攒典到算手,每人的空间都巡视了一番,才走到里间。

    进入房中,最显眼的就是一把算盘。

    这把算盘不知多少年头了,木框的大漆斑驳,有几根木签明显要新,算盘珠子的颜色也是深浅不一,但这把算盘却丝毫不显得残破,而是泛出莹莹的光亮,沉淀出岁月的醇厚。

    赵欣颜掏出一块细软的棉布,细细地擦拭着这把算盘,每一颗珠子,每一个角落都擦拭干净,不敢有丝毫轻忽怠慢。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赵欣颜面对这把算盘,比面对大明天子,还要虔诚几分,不敢有半点亵渎的心思。

    从永乐年间开始,他赵家就是以这份差事为永业,百年以来,县里的正堂佐贰如同洢水里的游鱼,不知换了多少茬,但户房始终姓赵。

    在赵欣颜看来,户房的这把算盘,就跟老农手中的犁耙一般,都是祖传的生计,没有区别。

    就像这秋税的解运,五十余解户,按照规矩,每户要给他八分银,加起来就是四两又八分。

    银是不多,但这就是收成,一年夏秋两赋,这就是八两多银子,跟农户看天吃饭不同,他的收成是旱涝保收。

    至于少算了一户,赵欣颜温和地笑了笑,不会少算的。

    “啪啪啪!”

    赵欣颜抓起算盘,手上一抖,算盘珠子如珠落玉盘,如同天籁,令人迷醉。

    渐渐地,脚步声繁杂了起来,户房的几名属吏也陆续到来,纷纷给他请安,在赵欣颜温言勉励之后,开始忙活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