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相 > 第62章 拜门(1/3)
    读书人不如盗贼。

    毛伯温嘴角满是嘲讽,他能知道,庙堂衮衮诸公能不知道么,与他一介七品微官何干?

    对于他来说,今日最大的事,并不是捉拿了钱大音,而是收了李步蟾这个学生。

    收这个门生,并非临时起意,真正说起来,在他受理此案之时,就已经有了这个苗头。

    十余年的巡按生涯,从福建到河南再到湖广,他已经腻了,累了,烦了,厌了。

    或许在外人看来,他光鲜如锦,但又有几人知道,这锦里包着的都是苦水。

    巡按监察地方,凡事几可一言而决,但为了约束巡按,朝廷也是煞费苦心。

    不能携带家眷,便是一宗。

    十余年来,毛伯温与妻儿相处之日,屈指可数,偶尔借事回京,都要来一出贺知章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今日在李步蟾家见到蒋桂枝,毛伯温当时差点泪目,若非养气甚深,当场就得闹笑话。

    毛伯温已经不惑,柴桑人陶渊明在此时都要从彭泽县辞官“骏奔”,去武昌奔丧了,自己也该“不惑”了。

    他也不再想着如何青云直上了,只要能回京当个京官,与家人团聚,过过民间“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家常日子,他就满足了。

    借用此案,收下李步蟾,说起来多少有些借力的心思,但毛伯温扪心自问,俯仰之间还算无愧。

    如今大明的师生关系,可称无耻,“拜门”之举蔚然成风。

    拜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拜师,不过是以师生之名,行攀附之实而已。

    拜门之前,双方可能并不相识,对于老师的辈分年龄,品行学识,门生可能都一无所知。

    之所以拜师,只需一条,老师有用即可。

    比毛伯温早登一科的南海方献夫,在任吏部员外郎之时,遥拜王阳明为师,以王门弟子自居,就是此例。

    更离谱的,还有“倒拜门”。

    一些官员也希望能网罗门生,想将崭露头角的新人收入门墙,为此有人竟不惜主动登门,强令拜门,将师道践踏如污泥。

    “说起来,自己这也算“倒拜门”了吧?”

    毛伯温有些自嘲,抬头看着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