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仪皇后已经回了长乐宫,留了一位宫女在东宫外边等着宜夏,宜夏要出宫也要先到长乐宫向皇后娘娘辞行。
去长乐宫的路上,她忽然想起了最近何铭章与薛淳走得很近的事,薛淳是个小人,上回团圆节与薛涛闹翻后难免不会记恨上薛涛,而何铭章先前也和薛涛有过节。还有方才何婉宁对她的态度,明显是想打探一些什么,薛玉琅与何婉宁不对付,这事极有可能与薛淳、何铭章、何婉宁脱不了干系。
宜夏不想去深究里面的原因,她这回帮薛玉琅是看在了无辜胎儿的份上,这些朝堂后宫及高门之间的浑水她不打算蹚进去。
宜夏回到了妙玄观,继续着从前的日子。
清虚道长是国师,倒是时常入宫与陛下论道,偶尔也到各世家高门里给夜啼的小儿收惊兼测字看相,闲暇时都待在道观里,心情好时拉着宜夏扯闲天、下棋,心情不好就在屋子里数银子。
他有着国师的封号,朝廷每月的俸禄不会少,去世家高门一趟拿的报酬也多,加上道观内愈加旺盛的香火,清虚道长口袋里的银子蹭蹭往上涨。茯苓见过他数银子的样子,描述给宜夏听时说他口口声声自称贫道,实际上是个抠门吝啬的地主老财,宜夏啼笑皆非。
在与清虚道长的扯闲天里,宜夏得到了很多消息。
薛玉琅搬到了东宫的东暖阁养胎,由太子妃关照着,淑仪皇后让清虚道长为薛玉琅请来了安胎符,兴许也是东暖阁的环境确实比侧殿好,总之薛玉琅的胎像渐渐平稳起来,卫氏得到允许再一次进宫探望薛玉琅时,她已经精神了不少,脸色也肉眼可见地红润起来。
卫氏很是高兴,薛涛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操办儿子薛青松与锦元郡主的婚事了。慎亲王府门第高,侯府出的聘礼绝不能失了面子,薛涛不惜掏空家底备齐了八十八抬的聘礼,比娶正妻的六十四抬足足多出了二十四抬,可谓做足了面子。
慎亲王府给出的嫁妆也不会少,一时间慎亲王府与永平侯府结亲之事成了上京的热门话题。
腊月初十是个好日子,宜嫁娶。永平侯府嫡子薛青松迎娶慎亲王之女锦元郡主。
一大早侯府门前就铺上了红毯,挂上了红绸红灯笼,赏钱也备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