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元光六年,暮春时节,长安城中柳色如烟,桃花灼灼,街头巷尾熙熙攘攘,一片繁华热闹之景。然而,城中百姓的心思,却全然不在这烂漫春光之上,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激动,口中谈论的,皆是同一个话题——卫青大破匈奴。
数日前,卫青率领汉军出上谷,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斩首七百余人,取得了自汉朝立国以来对匈奴作战的首次重大胜利。这一捷报传来,整个长安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对大汉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街头巷尾,人们成群,热烈地传颂着卫青的英勇事迹,有人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战场上卫青的飒爽英姿,有人则对汉军的神勇无敌赞不绝口。
“听闻那卫青将军,骑术精湛,箭法如神,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无人能敌!”一位年轻后生挥舞着手臂,满脸通红地说道。
“是啊,是啊,我还听说,卫青将军用兵如神,以奇袭之法大破匈奴,这可是为咱大汉扬眉吐气了!”旁边一位老者捋着胡须,连连点头。
百姓们的喜悦之情,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开来。酒肆茶楼里,人们举杯欢庆;市井街巷中,孩童们嬉笑追逐,仿佛在这一刻,整个长安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然而,在那巍峨庄严的皇宫之内,权力的争斗却如汹涌暗流,丝毫未因这胜利而停歇,反而愈发激烈。
长乐宫中,栗姬卧病在床,形容憔悴。她的脸色苍白如纸,双眼深陷,原本丰满的身躯如今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然而,即便病成这样,她心心念念的,仍是儿子刘荣的太子之位。这些日子以来,宫中关于废立太子的传言甚嚣尘上,栗姬听在耳中,急在心里,病情也愈发严重。
这一日,栗姬强撑着病体,让侍女扶着,再次试图面见景帝。她步履蹒跚,每走一步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口中不停地念叨着:“陛下,求您见臣妾一面,荣儿他真的没有做错什么,求您不要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啊……”那声音虚弱而又绝望,在空旷的宫殿走廊里回荡,显得格外凄凉。
来到景帝的寝宫前,栗姬刚要开口求见,却被门口的侍卫拦住。
“栗姬娘娘,陛下正在休息,不便见客。”侍卫面无表情地说道。
栗姬心中一急,猛地咳嗽起来,咳得眼泪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