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沓中冬深筑雪甲
沓中的十月,青稞早已入仓,田垄间覆盖着三尺厚的积雪,却掩盖不住地下工坊的炭火喧嚣。姜维掀开牦牛毡帘,热气混着铁腥味扑面而来,二十名羌族工匠正用雪豹骨打磨弩机零件,冰块在火塘上方融化,滴落在青铜模具上,发出“滋滋”的响声。
“大将军,”诺雅举起半片改良后的三棱箭簇,骨刃上嵌着从魏军寒铁盔敲下的碎钢,“雪豹骨比青稞秆更耐低温,加上这层寒铁齿,能穿透邓艾的‘破冰甲’。”她脚下的竹筐里,码放着千支用雪豹尾毛包裹的弩箭——尾毛浸过青稞酒,能在-30c的低温中保持弩弦弹性。
姜维的七星剑鞘划过冻土,剑刃与雪地下的铁蒺藜碰撞出火花。这些铁蒺藜由青稞麸皮与赤铁矿混合浇铸而成,表面覆盖着伪装成雪块的羊毛毡:“邓艾擅长山地战,阴平古道的积雪就是他的天然铠甲。”他指向工坊角落的木架,上面陈列着二十种不同的雪地弩机,“但雪豹的骨、羌人的智慧,就是咱们的破雪锥。”
黄昏时分,阿莱娜带着雪豹骑巡视归来,马靴上的冰碴子落进火塘,炸出细小的蓝光。“大将军,阴平古道的积雪已达五尺,”她展开浸透雪水的羊皮地图,上面用狼血标着魏军斥候的行踪,“邓艾的‘寒铁营’正在砍伐摩天岭的松树,看样子想做雪橇。”
姜维接过地图,看见“阴平桥头”处画着密集的弩机标记:“当年丞相在《兵法二十四篇》里写过‘因地制器’,咱们就用雪做盾牌,用冰做箭矢。”他指向工坊外的雪堆,羌族百姓正在用木模压制“雪砖”,每块雪砖中都藏着三枚麦芒弩箭,“等魏军踏入阴平,这些雪砖就是会爆炸的‘汉家雷石’。”
陈老汉带着汉中流民走进工坊,怀里抱着用蜀锦裹着的物件:“将军,咱们把诸葛连弩的扳机改成了‘雪豹齿’形状,”他掀开锦缎,露出锯齿状的扳机零件,“这样即便戴着手套,也能在雪地里扣动扳机。”
深夜,马岱带着天汉新军演练“雪地八阵”,踏雪声与弩机上弦声交织成独特的战歌。姜维站在了望台上,看着月光下的屯田区——雪堆组成的“天覆阵”“地载阵”若隐若现,每座雪堆下都藏着三架改良连弩,弩手们的衣甲用雪豹皮与青稞秆编织,能在雪地中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