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环视一圈,就看到在那里笑看着于谦的朱高爔,顿时气打不一处来。
此时的朱高爔,对于谦的确生出了爱才之心,正想着怎么把他拉到自己手下。
“老四,你给我滚过来!”
朱高爔听到老爷子一声暴喝,顿时吓得一个激灵,连忙向着老爷子走去。
“父皇,你叫我?”
“看着老头子出丑,你似乎很开心啊!”朱棣有些眼神不善的上下打量朱高爔。
这给朱高爔看的全身都有些不自在。
“爹,你这可冤枉我了,我是为您遇到一大才而高兴啊!”
“哦,怎么说?”朱棣斜眼看着朱高爔,倒是要听听他怎么说。
“儿子从这首诗里得出三点结论,一是这于谦才学出众;二就是于谦不畏强权,敢于为民发声;三就是于谦了解民间疾苦,这样的人以后做事才能站在百姓的立场!”
“爹,您说说,这是不是应该高兴!您要是不喜欢于谦,您把他交给儿子,我让他去东北发光发热!”
朱棣闻言也是哈哈大笑起来,朱高爔的几句话算是说到他心里去了。
“这腐儒我还是留着自己培养吧!老四你就别想了!”朱棣瞪了朱高爔一眼说道。
不知道为什么,朱棣看到于谦的第一眼就很喜欢他,觉得他是个好苗子。
朱棣心里对于谦喜欢的紧,嘴上却骂道:“你这腐儒懂什么,不打仗天下人能活,可边疆的百姓却没了活路!”
为了让于谦看清自己的思想有多狭隘,朱棣当即下旨将其编入军中。
在自己帐下听令,让他看看边关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他才有资格说打不打仗。
于谦刚才向朱棣喊完话醉倒过去,第二天,于谦在太子爷怀里醒来。
见于谦清醒,还记得昨晚见到了皇上。
朱瞻基便将昨晚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还说皇上让他写一篇边疆策论。
要是写的好了就恕他昨晚无罪,要是写不好就自己跳酒缸淹死得了。
于谦当即就席地而坐写了起来,不一会,一篇平戎策就完成了。
朱棣刚看完开头就惊坐而起,久久无言,一会后才感叹自己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