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
轧钢厂,厂长办公室。
厂长杨卫国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陈平安,伸出双手。
“没想到我申请这么多次,组织竟然真的把你给派来了!”
陈平安走上去,紧紧地握住杨厂长的双手,“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九年前,进入医科大学,还没读完大一上学期的陈平安,在一次去看望老中医施老头的时候。
几个师兄师姐讨论北方前线缺医少药,无数我方将士因缺医少药,得不到及时救治,没有死在敌人的枪炮下,而死在医院中。
东北丛林和朝鲜丛林中多草药,这不正是发挥中医的作用的时候,于是几人一商量,当即决定投军。
一方面为祖国繁荣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也可以弘扬中医。
当时调往前线的部队,基本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老队伍,都是从血与火中厮杀出来的百战老兵,哪里会理会几个热血大学生。
他们接连碰了几次壁,最后还是学校看不下去。
医科大学的校长是以前野战医院的大领导,建国后转岗成为了军区医院院长兼医科大学校长,他倒是对几人的行为颇为赞赏。
在他的号召下,共计百余名医科大学在读大学生,共同奔赴前线,成为志愿军野战医院的一员。
还别说,这一支由中医药在校大学生组成的队伍,在建通运输线被被敌人炸断,接近瘫痪的前线,还真起到了不少作用。
手术时,因伤员太多,麻醉药时常不够用,很多志愿军战士做截肢等手术时,都是靠着毅力,硬挺过去的。
陈平安在系统的帮助下,号召大家就地取材,制作麻沸散。
手术后,很多伤员因抗生素短缺,感染死去。
陈平安又在系统的帮助下,配置了金疮药。
陈平安本人或者他创造的药物每治疗痊愈一个人,系统都会有1-5点的经验值到账。
他的医术技能在这过程中快速提升。
后来战争结束,上前线的百余名学生,活着回来的还不到八十人。
虽然战地医院属于后勤,但战场上,枪炮无眼,还是有二十多人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