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大才,世人难以企及,在下拜服!”郭嘉躬身再拜,态度无比恭敬。
戏志才也收敛脸上的不敬,躬身向刘昊行了一礼。
“公子助农、重工、兴商三策如雷贯耳,自能国富民强,只是又要如何打破世家的垄断,开辟寒门的晋升之路,还请公子指教!”
刘昊淡然的笑着,伸出了三根手指。
“想要打破世家对文化的垄断,首先便要解决三个问题,书,教书的人和学习的场地。
世家有私塾,自然得天独厚,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便只有大力兴办公学、国学,使得这方天下,乡乡有学堂,县县有书院,郡郡有学府,州州有太学,如此便可彻底打破世家的根基,教化天下,文化繁荣。”
刘昊的话音落下,郭嘉和戏志才久久不能平静。
“乡乡有学堂,县县有书院,郡郡有学府,州州有太学……”
郭嘉嘴里一直默念着这句话,眼眶不觉都湿润了。
“公子宏图大志,着实让人感佩,这世间若人人都如公子这般爱民,这天下何愁不治。”
“是啊!公子似天人,缥缈于九天之外,或许再有个数百年,这世间真能如我等所愿吧。”
戏志才叹息着,顿生一股无力感。
或许刘昊说的很好,而且很对,只是放到如今这个时代,限制太多,根本不可能实现。
且不说办学需要投入多少钱,单单用来办学的教材依靠抄写恐怕都需要几十年。
瞥了两人一眼,刘昊嘴角扬起一丝嘲弄。
“区区小道尔,何须再等百年?下山前,恩师便传我造纸和印刷之术,经史子集一年便可以刊印百万册,只要书先普及,距离文化普及还会远吗?”
“公子(夫君)当真?”
场中的四人齐声问道,不仅仅是郭嘉和戏志才,就连黄月英和蔡文姬也没有料到,刘昊竟然还有这样的底牌。
造纸术乃是东汉蔡伦发明的,虽然此时已经出现近百年,可是直到两百年后(东晋)才真正推广普及。
而印刷术也已出现,只是简单的拓印而已,真正的活字印刷术直到800多年后(宋朝)才被毕昇发明出来。
很显然这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