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通讯技术项目?谢威,咱们校企办有钱,也不至于如此糟蹋啊!”
王征看着谢威,眉头拧到了一起。
一开始谢威让他准备60万经费,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没问题。
可在问了谢威用于什么方面后,王征顿时就不乐意了,“咱们账面上看起来收入不少,可计算机那边的利润全部投入到芯片跟计算机技术的研发上了;化工产品的也投入到了持续的研发中,还有一些我们自己建厂的项目……”
作为校企办的负责人,王征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主见。
在他看来,谢威跟李瑞其实差不多。
都是瞎几把搞。
手里有一分钱,就会去投资一毛钱甚至更多的项目。
“王哥,你觉得目前咱们跟合作单位的联系畅通吗?”
谢威知道王征为什么会反对。
校企办到目前,赚钱都是之前几个项目带来的利润,看来是不少,可要加快研究,避免国际上的产品进来后没有竞争力,只能持续加大投资。
恰恰,校企办没钱。
因为花都油脂化工厂的成功,还没等花都油脂化工厂把各种产品在珠三角铺满,国外日化品牌就进来了。
连卫生巾等产品,也有多个品牌涌入中国大陆市场。
这些为了利润进来的企业,并不担心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持续几年后会发生变化:相比他们能从庞大人口的潜力市场获得的收益,仅仅投资几十上百万刀即使全部亏了,也能接受。
风险小,投资回报高!
从而,导致了校企办的利润大幅度缩水,就连原本觉得在花都油脂化工厂的产品打开市场后,其他油脂化工厂会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的想法也落空了。
找上门寻求技术跟合作的单位不少。
前天王征还接待了一波。
可惜,找上门寻求合作的单位,没有任何一家愿意如同花都油脂化工厂那样接受谢威之前提出的那种条件。
“通畅?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别的不说,咱们要了解香江或是花都的市场情况,能及时吗?靠着电报,能了解到详细情况?打电话?能有效沟通?”
谢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