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啊,谢威,如果按照你说的改成功了,那岂不是意味着空军的空空导弹跟防空导弹都需要改进?”
廖青松很快反应过来。
拧着眉头问谢威。
得到提醒,冯秉义也意识到谢威就没安好心,不满地说道:“要真的如此改进,先不说能否成功,要拥有更快的速度,气动布局也得修改,部队常规打靶将会没有靶机可用。”
众人纷纷意识到,他们是被谢威这年轻人给带偏了。
之前谢威举例,又是双-26的歼-9,又是图-22逆火,把众人思想都给带偏了。
国内研究无人机的团队可不多。
“南航跟空军第一训练基地在持续改进长空一号无人机呢!咱们如果跟他们搞差不多的,项目重复,问空军要经费也不容易……”
谢威提醒众人。
众人再一次愕然。
他们突然发现,谢威的思维太过跳跃。
可这理由,也是他们无法再反驳。
本就不多的经费,如果大家都这样去搞,哪里还能做到他们口中所说的好钢用到刀刃上?
“其实,无人机不只是能用于做靶机,还可以用于侦察、大气采样、地质勘查、高空摄影等,靶机只是一方面。目前,北航那边的多用途高空无人机项目,应该快成功了吧。”
谢威轻声说道。
北航以火蜂无人机为基础研制的无侦-5,也就是外界熟知的长虹一号无人机侦察机,综合性能比原本只能作为靶机使用的长空一号强多了。
只不过,后面长空一号会向着多用途改进。
谢威最想搞的,其实还是隐身无人机。
现在丝毫基础都没有,学校也不可能支持,更不要提空军支持了。
没钱!
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借着基础项目把后续所需的基础搞出来。
这也是一次试探。
“目前的技术基础,距离我们要实现这些可不容易。”
冯秉义提醒谢威。
“技术进步,没有什么是容易的。不只是需要项目团队努力,同样也需要配套单位的人一起努力……”
“你放心,联系其他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