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如过江之鲫,大家都渴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如卫辞一般出息。
郑秀才既然能把卫辞教出来,那他们的孩子说不定也是下一个卫辞呢。
纵使收学生时,郑秀才强调想要学出点名堂,孩子自己的读书天赋和努力才最重要。
也依旧没挡住很多家长一心想把孩子送给郑秀才教的热情。
这孩子一多,郑家学堂附近的房子都好卖了些。
除此之外古人还迷信风水,卫家出了个九岁的小三元,很多人觉得这跟他家的风水也有关系。
如此一来,卫家的房子更好卖了,来家中看房的人络绎不绝。
古代卖房子有规定,要率先询问邻居买不买,邻居都不买你的房子,你才能卖给其他人。
邻居若想买你的房子,那他是有优先购买权的。
其次,就算邻居不买你的房子,你要卖给别人。
此人也必须得到邻居认可,邻居表示愿意跟新房主继续做邻居,这房子才能卖。
总之卖房子是个很麻烦的事,一连有好几个家上门看房,价钱给的也挺合适。
但因为邻居都不太乐意,最后买卖都没成。
其中有一家跑商的小商人,看在这片宅子出了个小三元的份上,给出了六十两的高价。
但住在尔雅右边的人家表示不愿跟商户做邻居,生意就这么黄了。
就在尔雅感叹可惜的是时候,最后还是住在城东的孙员外出手。
孙员外要把小孙子送到郑秀才的书堂读书,孙家在城东的大宅,离此地又有些远。
财大气粗的孙员外就决定买个房子给小孙子暂住。
卫家的房子自然就入了孙员外的眼,最后孙员外掏了六十两把尔雅的房子买了。
孙员外是章阳县的大户,尔雅房子周围的邻居自然没人敢说不愿跟他做邻居。
两家去衙门过了户,孙员外给了尔雅一个月的搬家时间。
与此同时,卫岳也在青州正四处打探房子。
之前卫岳陪卫辞来青州赶考时倒腾过货物,对青州虽然不甚了解,但也听人说过。
青州的格局是东贵西富,南平北贱。
古代是真的把人分为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