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又不是吓大的,再说,这不是咱想得法子,咱也是被逼得没法了,听说有的地方官员不贪不占,光靠咱给的俸禄,孩子老娘生病都付不起药钱,除了要办差事,还得靠给私塾抄书补贴家用。”
当然了。
这事是朱元璋现编的,眼下发生这种事的可能性很低。
大明建立到今才第八个年头,如今在朝为官的官员,很少有出身寒门,甚至是吃药都吃不起的平头老百姓出身。
不过,如果他不借用乖孙的养廉银法子,来提高清廉官员的待遇,等到清理完朝中的这些蛀虫,换上新的一批出身较差的清官。
还真有不少人,可能面临理想与现实的艰难抉择。
每每想到这里的时候,朱元璋都会觉得,自己以前的思想确实狭隘了。
光看旧元朝廷贪官污吏横行,只想着如何打压他们,却没有想过,只一味打压贪官污吏,却不给清廉官员扶持,久而久之,只会让清官被迫伸手拿银子,贪官污吏只会在短时间内减少,长期以往下去,被他压制住的贪腐之风,留待后世,只会越来越严重。
收回发散的思维,朱元璋特意对着一脸探究的朱雄英解释。
“咱就想着,这种人忠孝两全的人,得多给他一笔银子,免得哪天他逼急了也要伸手去贪,你说是吧,标儿?”
“啊?是!”
朱标当初和六部尚书以及胡惟庸等重臣,议论这事的时候,可没听父皇提起这一茬。
可看到父皇说得情真意切,一副感同身受的模样,倒也不像是假的。
只是,朱标很好奇,到底哪个官员这么惨?
有机会他一定要好好向对方讨教一下,如何在这种的困境下,依旧能够坚持初心不改,到时候一定提拔对方,来京城给父皇分忧。
这种清廉又能干的臣子多一些,他这个当太子的也能轻松一些。
“好了好了,咱不说那些国事让大家操心了,来,摆饭吧!”
雨在午后停了。
朱元璋吃完午膳,等着御膳房把炖好的肉包骨送来,亲自交到乖孙手里,哄得乖孙心里一个劲儿的表达谢意与爱意。
这才兴高采烈地离开东宫,回到华盖殿,继续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