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烨得知北方部落内乱爆发,营帐内气氛凝重如铅。将领们围聚在他身边,目光纷纷投向他,等待他的决策。这是一个关乎大宋边境未来走向,甚至影响整个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每一种选择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机遇。
一位年轻气盛的将领率先开口:“林大人,此时北方部落自相残杀,正是我们出兵的绝佳时机!趁他们内乱,一举将其剿灭,边境从此再无后患!” 然而,老成持重的副将却皱着眉头反驳道:“不可鲁莽行事。部落内乱不假,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即便内乱,兵力依然不容小觑。若我们贸然进攻,一旦陷入胶着,其他部落可能会暂时放下分歧,联合起来对抗我们,那时局势将对我们极为不利。”
林烨静静地听着将领们的争论,目光凝视着墙上的军事地图,脑海中迅速权衡着利弊。出兵剿灭看似能一劳永逸解决北方威胁,但战争的不确定性太大,一旦失败,不仅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还可能引发更强烈的报复,使边境百姓再次陷入战火。而继续观望,虽能避免当下的风险,但也可能错失彻底解决北方隐患的机会,待部落内乱结束,无论谁胜出,都可能再次对大宋构成威胁。
思索良久,林烨抬起头,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我们不能贸然出兵,但也不能坐视不管。传我命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密切监视部落内乱的动向。同时,派遣多路使者,秘密与哈丹以及其他意图和平的部落接触,表达我们的关切,并承诺在他们寻求和平解决纷争时,大宋愿意提供一定的支持与帮助。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大宋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稳定、和平的北方边境,而非无休止的战乱。”
将领们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林烨则坐镇营帐,不断接收着前线传来的情报。北方部落的内乱愈发激烈,新首领与哈丹的势力在部落领地内展开了多场激战,双方均伤亡惨重。部落的百姓们四处奔逃,原本宁静的草原变得满目疮痍。
林烨派出的使者成功与哈丹取得了联系。哈丹此时身负重伤,但仍强撑着精神接见了大宋使者。使者转达了林烨的问候与大宋的立场:“哈丹首领,林大人深知您希望部落和平,免受战争之苦。大宋愿意在您寻求和平解决纷争的道路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无论是粮食、药品还是其他物资。但前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