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以及各自的备考情况。
王明和李进对陈平安颇为敬佩,言语间也多有请教之意。
陈平安也乐于与他们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唯独那位孙浩然,对陈平安的态度,却显得有些微妙。
孙浩然家境殷实,在清溪县也算小有名气的才子。
之前在县试上,本以为自己能拔得头筹,却不想被名不见经传的陈平安抢了风头,心中自然有些不服气。
此刻见到陈平安本人,虽然表面上客客气气,但言语间,却不时流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倨傲。
“陈兄小小年纪,便能高中县试案首,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孙浩然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慢条斯理地说道。
“只是,这府试可不比县试,汇聚了南淮府各县的英才。想要在这等场合脱颖而出,单凭一点小聪明,怕是远远不够的。”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提点,但语气中那份不以为然,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王明和李进听了,都有些尴尬,连忙想要打圆场。
“孙兄说的是,府试自然是高手如云。不过,陈兄的才学,我等也是亲眼所见的,定能在府试中再创佳绩。”
王明笑着说道。
陈平安却只是淡淡一笑,并未与孙浩然争辩。
“孙兄教诲的是,晚生定当戒骄戒躁,努力备考。”
少年语气平静,不起丝毫波澜。
孙浩然见陈平安不卑不亢,倒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便不再言语。
陈平安心中,却已将此人默默记下。
这位孙浩然,虽然言语间有些傲气,但观其眉宇间的自信,想来也是有些真才实学的。
或许,会是此次府试中,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不过,陈平安也并未将此事太过放在心上。
科举之路,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想要成功,便要做好面对各种挑战的准备。
与几位同乡又闲聊片刻,约定了日后若有需要,可以相互照应。
陈平安便起身告辞,回了自己的住处。
客舍异乡,能闻几句熟悉的乡音,倒也让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