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 第95章 考官阅卷起争议(4/5)


    这位钱宿儒,平日里与地主陈老爷有些不清不楚的经济往来,自然不希望看到陈平安(虽然他此时并不知道这卷子是谁的,但下意识地想压一压这种“异类”文章)有好成绩。

    李县丞闻言,眉头一挑,淡淡地说道:“钱先生此言差矣。策论者,献策也,非作文也。其要在切中时弊,言之有物,而非辞藻之工拙。若所献之策皆是空谈,纵然文采斐然,又有何益?本官倒是觉得,此等质朴恳切之文,更能体现作者的拳拳之心。”

    说完,便不再理会钱宿儒,径直在卷末写下了“见解务实,体察民情,措施得当,可堪嘉许”的评语,并给出了一个“甲”等。

    钱宿儒碰了个钉子,脸上有些讪讪,也不敢再多言。

    就这样,一份份或平庸,或出彩,或引人争议的试卷,在各位襄校官的手中流转。

    陈平安的那两份答卷,无疑都属于那种能让人眼前一亮,却也容易引发不同意见的类型。

    经过几轮交叉批阅和讨论,最终,包括陈平安那两份在内的数十份被评为“甲”等或“乙上”的优秀试卷,连同各位襄校官的评语,被一同送到了主考官张知县的案头。

    张知县拿起最上面的一份经义卷,正是那份引起孙夫子和黄翰林争论的文章。

    他先是看了看卷末两位翰林的评语,一个赞不绝口,一个却颇有微词。

    “呵呵,倒是有意思。”张知县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他将卷子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了一遍。

    以他的学识和眼光,自然能看出此文的优劣之处。

    诚如黄翰林所言,此文在格律对仗上,确实还有些许瑕疵,不如那些浸淫八股多年的老生纯熟。

    但也正如孙夫子所赞,其立意之新,见解之深,以及那股沛然的文气,却是许多所谓“工稳”之文所不具备的。

    尤其是那字里行间透出的灵气与自信,更是让张知县暗暗点头。

    他隐约觉得,这文风,与前些日子那篇名动青溪的《师说》,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莫非,此子便是那位传说中的“南淮麒麟子”?

    张知县心中一动,又拿起旁边那份同样引起争议的策论卷。

    当看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