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老爷听着,脸色稍霁,但依旧阴沉。
“光是这些,还不够稳妥。”他沉吟道,“科举考场,终究还是要看主考官的意思。本县的张知县,素来以公正自诩,怕是不容易被这些小手段左右。”
“那老爷的意思是……”
“你再去打听打听,看看这次襄助张知县阅卷的,都有哪些人。若是有与咱们家相熟,或是与方敬儒那老东西有过节的,设法送些‘程仪’过去,让他们在阅卷的时候,‘秉公办理’。”陈老爷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他就不信,在自己这天罗地网的布置下,那陈平安还能顺利过关。
即便考上了,也要让他名次靠后,狠狠地挫一挫他的锐气。
就在这明枪暗箭的交织之中,青溪县县试的日期,终于在一片紧张而又期待的氛围中,正式公布了。
考场,依旧设在县城贡院。
消息一出,整个青溪县仿佛都提前进入了临考状态。
客栈爆满,书铺里的《四书集注》和各类范文选本销量大增。
茶馆酒肆里,讨论最多的,便是本次县试的题目会是什么,以及那位因《师说》而名声大噪的小河村神童陈平安,能否在真正的科场上一鸣惊人,再创奇迹。
万众瞩目之下,一场关乎无数青溪学子命运的龙门之试,即将来临。
而对于陈平安而言,这不仅是一场学识的较量,更是一场心智的考验。
他能否顶住压力,识破阴谋,顺利过关?
一切,都将在那小小的考场之内,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