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的枝叶或果实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每次找到一种新的药材,他都会仔细对照图书馆的图谱和描述,确认无误后,才小心翼翼地采集少量样本,偷偷带回家。
然后,便是更重要的环节——处理和炮制。
中药的炮制,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问。
同一种药材,不同的炮制方法,其药性、功效、甚至毒副作用都会截然不同。
图书馆里记载了各种繁复的炮制工艺:蒸、煮、炒、炙、煅、煨…
还有各种辅料的应用:酒、醋、蜜、姜汁、盐水…
这些,对目前的陈平安来说,还太过高深,也缺乏必要的工具和条件。
只能从最简单的入手。
清洗、晾晒、切片、研磨。
将采回来的根茎,仔细洗去泥沙,放在通风干燥处晾干。
将晒干的药材,用家里切菜的刀,费力地切成薄片。
再将切好的药片,放在石臼里,用石杵一下下地捣碎,研磨成粉末。
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对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不小的力气。
常常弄得一身尘土,满手药味,甚至不小心还会伤到自己。
这天晚上,他正在处理前几天采回来的、已经晒干的“止血草”。
想试试看,将它研磨成粉末后,止血效果会不会比直接用草叶更好。
一手扶着石臼,一手握着沉重的石杵,用力地捣着。
或许是天黑光线不好,或许是有些分心。
一不小心,石杵滑了一下,重重地砸在了扶着石臼的左手食指上。
“嘶…”
一阵钻心的疼痛传来,陈平安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低头一看,食指的指甲盖已经被砸裂,鲜红的血液立刻涌了出来。
十指连心,疼得他眼泪差点掉下来。
顾不上疼痛,第一反应是不能让父母发现。
赶紧找了块破布按住伤口。
幸好伤口不算太深,只是皮肉伤,流血量也不大。
目光落在旁边石臼里,那刚刚研磨好的一小撮黄绿色的止血草粉末上。
心中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