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 第75章 陋室之铭,心志初显(1/5)
    八股文的学习步入正轨,陈平安的心态也渐渐沉静下来。

    不再急于求成,而是耐着性子,从模仿开始,一点点打磨着格式和语言。

    虽然过程依旧枯燥,但每当看到笔下的文字离“规范”更近一步时,心中也会生出些许进步的喜悦。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随着他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外界的议论和关注也从未停止。

    除了那些质疑他才华真实性的流言,又渐渐滋生出一些新的声音。

    有人开始议论他的出身。

    “哼,不过是个农家小子罢了,就算侥幸认得几个字,将来又能有多大出息?”

    “就是,泥腿子终究是泥腿子,骨子里带出来的穷酸气,改不了。”

    也有人开始揣测他写话本、作诗的动机。

    “小小年纪,便如此汲汲于名利,又是写书挣钱,又是作诗扬名,心思不正啊。”

    “我看他读书,也未必是真心向往圣贤,不过是想借着科举往上爬,贪图富贵罢了。”

    这些或明或暗的、夹杂着嫉妒、轻视和酸意的议论,如同恼人的苍蝇,嗡嗡作响,虽然不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却也让人心烦。

    陈平安自然也听到了这些风言风语。

    起初并不在意,清者自清,没必要与这些人计较。

    但听得多了,心里也难免有些不舒服。

    尤其是当这些议论涉及到他的出身和求学动机时,更是触动了他内心深处那根敏感的弦。

    农家出身怎么了?

    追求功名富贵又怎么了?

    难道只有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世家子弟,才有资格谈论理想和抱负吗?

    一股不平之气在胸中郁结。

    他知道,仅仅依靠辩解是无用的,甚至会落入对方的圈套。

    必须用一种更响亮、更有力的方式,来回应这些质疑,来表明自己的心志。

    恰好这几日,方先生正在教导他们品读一些古代名士的散文或小品,强调为文要“言为心声”、“文以载道”。

    陈平安心中一动,一个绝佳的“回应”方式浮现出来。

    何不…也作一篇类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