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这些“闲话”变得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恶毒。
“我听我三大爷的小舅子的表侄子说啊…陈山他爷爷那辈,好像…好像是在大户人家当过奴才?”
“不止呢。我还听说,他奶奶的奶奶,好像…好像是唱戏的?”
“真的假的?那可就…啧啧…”
奴仆。
唱戏的(倡优)。
在这个等级森严、注重出身的大夏王朝,这些身份都属于“贱籍”。
按照朝廷律例,凡是祖上三代之内曾为倡优、隶卒、奴仆者,其子孙后代,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
这,就是陈老爷的毒计。
既然动不了你陈平安本人,那就从你的出身下手。
给你扣上一顶“根底不清白”、“祖上为贱籍”的帽子。
只要这谣言传开了,深入人心了。
就算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休想踏入科场半步。
这招釜底抽薪,不可谓不阴险,不可谓不恶毒。
而且,这种涉及祖宗名誉的谣言,最是难以辩驳。
你说你家祖上是清白的?谁信?拿出证据来啊。
可普通农户人家,谁会没事去修家谱?谁又能拿出几代之前的户籍凭证?
根本就是死无对证。
谣言如同瘟疫一般,迅速在乡间蔓延。
很快就传到了陈山和李秀的耳朵里。
夫妻俩听闻之后,气得浑身发抖,眼前发黑,差点没晕过去。
“放…放他娘的屁。”陈山气得破口大骂,这还是他第一次说脏话,“俺们老陈家祖祖辈辈都是本分农民,什么时候成奴才了?他陈福生血口喷人,污蔑先人,不得好死。”
李秀更是哭得死去活来:“这…这可咋办啊。这要是传到官府耳朵里,平安…平安他还能考功名吗?这天杀的陈福生,怎么这么狠的心啊。”
他们不怕穷,不怕苦。
但最怕的,就是断了儿子好不容易才看到的希望之路。
为了儿子的前程,他们可以付出一切。
可现在,这恶毒的谣言,却像一把无形的刀,直接斩向了他们全家最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