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 第64章 春日咏柳,才思敏捷(3/4)
,似乎也并非不可接受。

    而且,这首诗本身清新自然,也符合自己目前的年龄和身份。

    至于质疑…

    清者自清。

    打定了主意,不再犹豫。

    迎着众人期待的目光,清朗的童音再次响起:

    “碧玉妆成树高,”

    起句便不同凡响,将那柳树比作由碧玉装扮而成的美人,形象鲜明,色彩亮丽。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上万条柳枝如同绿色的丝带般垂下,动态十足,充满了生机和美感。

    “不知细叶谁裁出,”

    转入设问,是谁裁剪出这纤细碧绿的柳叶呢?引发读者思考。

    “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答巧妙自然,原来是那如同剪刀般的二月春风。比喻新奇,想象力丰富,点睛之笔。

    四句诗,二十八个字。

    音韵和谐,对仗工整。

    比喻精妙,意境优美。

    将早春二月柳树的婀娜姿态、勃勃生机,以及春风的无形力量,描绘得淋漓尽致,充满了诗情画意。

    诗句落下的瞬间,河边再次陷入了寂静。

    只有风吹柳条的沙沙声,和潺潺的流水声。

    方敬儒先生的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微张,仿佛第一次认识眼前这个弟子。

    如果说《咏鹅》是浑然天成的童趣,《悯农》是体恤民情的悲悯。

    那么这首《咏柳》,则真正展现出了成熟的诗歌技巧和非凡的艺术想象力。

    比喻之精妙,炼字之工巧,意境之优美…

    这…这哪里像是一个八岁孩童能作出的诗句?

    分明是…分明是浸淫诗词多年的名家手笔。

    妖孽。

    真是个妖孽啊。

    方先生在心里再次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看向陈平安的目光,已经不仅仅是欣赏了,而是带上了一丝…敬畏?

    其他学童们虽然未必能完全体会诗中的妙处,但也能感受到那份不同于以往的美感和韵律。

    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看向陈平安的眼神,如同看着天人。

    连躲在树后的柳柔柔,也听得痴了,小手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