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 第43章 另辟蹊径?书坊暗访(2/3)
段),但他们恐怕根本看不上自己写的那种“通俗话本”。

    就算自己找上门去,也多半会被拒之门外。

    这条路,暂时走不通。

    离开了文渊阁,又去了镇子另一头一家名为“翰墨轩”的小书铺。

    这家铺子门面很小,夹在一排杂货店中间,毫不起眼。

    店内光线昏暗,只有一个须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板,正埋头修补着一本旧书。

    书架上的书也不多,大多是些蒙学读物和一些常见的历书、农书,还有几本看起来很陈旧的话本小说。

    “老伯,您这儿有新出的《天仙配》话本吗?”陈平安上前问道。

    那老伯抬起头,透过老花镜看了看他,动作慢悠悠地:“《天仙配》?哦,你说的是墨韵斋印的那个吧?卖得倒是挺火,不过我这小本经营,进不起他们家的货。”

    语气倒是和善,但话里透着无奈。

    陈平安又和他闲聊了几句,了解到这家翰墨轩主要是做些旧书修补、代抄文书的生意,兼卖一些最基本的书籍文具,勉强维持。

    老板人看起来老实本分,但显然缺乏资金和渠道,就算自己把稿子给他,他也未必有能力印制和发行。

    看来,这家也不是合适的选择。

    之后又去了镇上另外一两家可能兼营书籍的铺子,情况大抵类似。

    要么是像文渊阁那样“格调太高”,看不上通俗话本。

    要么就是像翰墨轩这样实力不足,难以承担印制和发行的风险。

    转了一圈下来,陈平安得出一个结论:

    在目前的青溪镇,墨韵斋几乎是垄断了通俗话本这一块的市场。

    刘掌柜虽然贪婪狡猾,但他确实有眼光(最早看中《白蛇传》),也有一定的实力和渠道(能快速印制并铺货)。

    现阶段,想要将自己的故事快速变现并扩大影响,与墨韵斋合作,似乎仍然是最佳,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这个结果让他有些无奈,但也更加清醒。

    既然暂时无法摆脱对墨韵斋的依赖,那就必须想办法增加自己在这段合作关系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如何增加话语权?

    自身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