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严,法度谨然。所谓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方先生取出自己当年应考的得意之作(虽然可能并未考中),逐字逐句地为陈平安剖析其中的结构、章法、以及遣词造句的技巧。
对这种被后世诟病为“束缚思想、僵化格式”的文体,陈平安自然是没什么好感。
但他也清楚,这是自己想要往上走,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好在,图书馆里不仅有无数经典的八股范文,更有后人对其格式、技巧、乃至弊端的深刻分析。
这让他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和学习八股文。
表面上,认真听讲,仔细揣摩,尝试模仿。
内心里,却是在分析其内在逻辑,寻找在格律限制下表达思想的缝隙。
他的进步同样神速,很快就能写出像模像样的八股文章。
虽然还显得稚嫩生涩,匠气十足,但其对格式的掌握和对题旨的理解,已经让方先生惊叹不已。
看着弟子如同海绵吸水般吸收着知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方先生心中充满了欣慰和骄傲。
但也有一丝隐忧,始终萦绕在他心头。
那就是陈平安的“副业”——写话本。
虽然《天仙配》的故事比《白蛇传》更“正统”,没有那么多“离经叛道”的内容。
但终究还是“小说家言”,难登大雅之堂。
在方先生看来,这依然是“玩物丧志”,会分散陈平安的精力,影响他专心治学。
而且,名声太盛,也未必是好事。
这天,在指点完陈平安一篇八股文习作之后,方先生沉吟片刻,终于还是郑重地开口了。
“平安。”
“先生。”
“你的天资,老夫生平未见。若能专心向学,将来必定前途无量,甚至…封侯拜相,亦未可知。”方先生的语气带着期盼。
“只是…”话锋一转,“老夫观你,似乎心思还是有些…杂了。”
陈平安心里明白,老师要说什么了。
“你那话本之事,虽是为解家困,情有可原。但如今家境已然好转,也该…收手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