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 第38章 良师指路,经义初探(1/5)
    陈家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好转起来,蒙学馆里的陈平安也愈发显露出惊人的天赋。

    这一切,方敬儒先生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对于这位自己一手发掘、资质近乎“妖孽”的弟子,方先生的态度也彻底转变。

    不再仅仅是“试读”,而是真正将其视为自己的得意门生,甚至是…关门弟子来看待。

    倾囊相授,毫不保留。

    蒙学的基础课程,对陈平安来说早已不在话下。

    于是,方先生开始利用课后时间,系统地为陈平安讲解更高层次的学问——四书五经的经义。

    这是科举考试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

    “平安,今日我们来讲《大学》。”

    方先生端坐在书桌后,神情严肃而专注,与平日里教导蒙童时判若两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乃儒学之纲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石也。你且说说,何为‘明明德’?”

    开始讲解最根本的义理。

    若是普通蒙童,听到这些恐怕早已是云里雾里。

    但陈平安却听得异常认真,眼神专注。

    脑海中的图书馆早已将《大学》的原文、历代注疏、以及后世各种研究成果清晰地呈现出来。

    略作思索,将那些过于现代或深奥的解读转化为符合当前语境的语言,躬身回答:

    “回先生。学生以为,‘明德’,是指人本身具有的光明德性,如同被尘埃蒙蔽的宝珠。‘明明德’,便是要通过学习和修身,将这蒙尘的宝珠擦拭干净,使自身固有的光明德性重新彰显出来,达到一种自觉、自明的境界。”

    回答得清晰透彻,还用了“蒙尘宝珠”这样生动的比喻。

    方先生眼中精光一闪,抚须点头:“嗯。解得不错。能悟到‘自觉自明’一层,已属难得。那何为‘亲民’?为何要‘亲民’?”

    继续深入。

    “‘亲民’,学生以为,非指亲近百姓那么简单。‘亲’通‘新’,意为要不断革新,推己及人,将自己彰显的光明德性,推及于民,使百姓也能去旧更新,日日新,又日新,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