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下凡的情节,满足了人们对奇幻的想象。
董永的孝行,又能引起最广泛的情感共鸣。
最重要的是,这个故事的整体基调是温暖、向上的,不像《白蛇传》那样充满了冲突和悲剧色彩。
就它了。
《天仙配》。
确定了故事框架,接下来就是改编和填充细节。
不能完全照搬前世的版本。
必须将其“本土化”,融入大夏王朝的风土人情和社会背景。
董永的名字需要改一下,可以叫“董安”或者更符合本地特色的名字。
七仙女的形象也要调整,不能过于缥缈,要更接地气,与董安的互动要更自然、更符合古代的礼教(当然,是在神仙身份的掩护下)。
故事的重点,要放在董安的“孝”行上。
可以增加一些他如何克服困难、坚持为父治丧的情节,突出其孝心感天动地。
与七仙女相遇相爱的过程,也要写得更婉转、更符合逻辑,不能仅仅是天降奇缘。
可以设定为七仙女被董安的孝心感动,先是暗中相助,而后才逐渐显露身份,产生情愫。
甚至可以加入一些配角,比如善良的邻居、刁难的地主(傅员外可以保留或修改),增加故事的戏剧冲突和现实感。
至于那些过于“封建糟粕”的情节,比如三年期满必须分离等,可以进行模糊化处理,或者改编成更符合人情味的结局。
脑海中,一个新的故事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陈平安除了去蒙学,其余时间几乎都投入到了《天仙配》的构思和创作中。
他将改编后的故事情节,用尽量简洁流畅的语言,再次艰难地用毛笔誊写在黄麻纸上。
这一次,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加上对文字的掌控力有所提升,书写的速度和质量都比上次好了不少。
但依旧是个极其耗费心神和体力的过程。
期间,柳柔柔依旧会默默地来送些吃食,或者安静地陪在一旁磨墨。
有时看到陈平安眉头紧锁、苦思冥想的样子,她会小声问:“平安哥,又遇到难题了吗?”
陈平安会笑着摇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