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的生活步入正轨,陈平安几乎将所有醒着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和…暗中抄写新话本上。
白天在蒙学馆听方先生讲课,接受那套刻板但基础的儒家教育。
夜晚则在昏暗的油灯下,与脑海中的图书馆较劲,将那些浩瀚的知识一点点转化为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文字。
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自然而然地,与村里其他伙伴玩耍的时间就几乎没有了。
包括柳柔柔。
那个总是跟在他身后,叽叽喳喳的小丫头,最近似乎也安静了许多。
陈平安偶尔能在院门口或村道上碰到她。
小姑娘看到他,眼神会亮一下,想说什么,但看到他行色匆匆的样子,又往往欲言又止,只是默默地冲他笑笑,或者小声问一句“平安哥,去蒙学啦”。
对于这种变化,陈平安心里其实是有些歉意的。
但他知道,自己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在玩耍上。
肩上的担子很重,未来的路也很长。
柳柔柔似乎也理解这一点。
她没有再像以前那样缠着他去捉蚂蚱、掏鸟窝。
而是用一种更安静、更体贴的方式,表达着她的关心。
有时,陈平安从蒙学馆晚归,刚踏进家门,就能闻到灶房里飘出的饭菜香气。
除了母亲李秀准备的晚饭,桌上往往还会多出一小碗热气腾腾的吃食。
可能是一碗加了野菜的疙瘩汤,可能是一小碟炒得喷香的豆渣,甚至有时是一两个金黄的鸡蛋。
不用问也知道,这定是柳柔柔家送来的。
柳家虽然也不富裕,但比起之前的陈家,还是要好上一些。
有时,夜深人静,陈平安还在灯下苦读或奋笔疾书。
门会被轻轻推开一条缝。
柳柔柔会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红薯汤,或者仅仅是一碗温热的白开水,悄悄放在他桌边,然后又悄无声息地离开。
还有他身上穿的衣服,虽然依旧是粗布旧衣,但破洞的地方总会被细密的针脚缝补得整整齐齐,线脚匀称,一看就出自女孩的巧手。
这些细微之处的关怀,如同涓涓细流,无声地滋润着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