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啊。”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语气天真,“印书原来这么麻烦呀,成本还老变。我还以为印好了就能一直卖钱呢。”
赵秀才干笑两声:“是啊是啊,做生意不容易。”
“那敢问赵先生,”陈平安好奇地问道,“这印书,具体都贵在哪儿呢?是纸贵呀,还是墨贵?还是请人刻板子贵?”
连珠炮似的问题,看似孩童的好奇,实则是在试探。
赵秀才被问得一愣,支支吾吾道:“呃…都…都挺贵的吧。具体我也不太懂,都是刘掌柜在操持。”
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陈平安点点头,不再追问赵秀才。
看来从他这里是问不出什么了。
得亲自去墨韵斋探探虚实。
送走了赵秀才,陈平安心中已有了计较。
第二天,借口蒙学需要买新的练习用纸和毛笔,陈平安让父亲陪着,再次来到了镇上的墨韵斋。
一进门,正在柜台后喝茶的刘掌柜看到是他们父子,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哎呀,是平安小哥儿来了。稀客稀客。快请坐,快请坐。”
态度比上次更加热情,甚至带着几分刻意的熟络。
陈平安知道,这是因为《白蛇传》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润。
“刘掌柜好。”陈平安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陈山也在一旁憨厚地打招呼。
“是来买文具的吧?”刘掌柜殷勤地问道,“要什么样的?尽管挑,给你们算便宜点。”
“谢谢掌柜叔叔。”陈平安道谢,却没有立刻去看文具,反而好奇地打量着书坊内部,“掌柜叔叔,您这儿生意真好呀,书真多。”
“呵呵,小本生意,小本生意。”刘掌柜谦虚道,心里却有些得意。
“我听赵先生说,我那个《白蛇传》的故事,这个月印了好多好多册呢。”陈平安状似无意地提起。
刘掌柜眼神微不可查地闪烁了一下,笑道:“是啊,托平安小哥儿的福,那话本卖得确实不错。所以我们加印了一些,让更多人能看到这好故事嘛。”
“那一定很费钱吧?”陈平安眨巴着大眼睛,一脸好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