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路上安全,王弟仁并没有连夜返回独立团,而是和张万和秉炷促膝谈心。
“这些,都是你从子弹车间救下的?”王弟仁问道。
张万和点了点头:
“是啊,当时情况很紧急,差点就被熔了。”
“这些要当古董,他的价值,我至少可以给你换一卡车的子弹。以后千万别这么干了。”
“之前又不早说,咱们之前已经熔了几批了,实在太可惜了,为了造子弹,我们什么办法都想了,在他们眼里,这些就是一些废铜烂铁。以后就不会了。”
“之前我们也不认识啊,只能说我们相见恨晚。你们再有这些东西,就存放在总部的杂货铺去,我有那里的特别通行证。可以随时去取。”
两人相视而笑,都在为这次意外的收获而庆幸。
随后,王弟仁和张万和讨论起如何保护和研究这些文物。
毕竟,每一件古董背后都有它的故事和历史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和挖掘。
夜深了,但对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说,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
他们沉浸在对这些古老文物的探讨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直到窗外第一缕晨光照进来,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结束了讨论。
王弟仁带着满载而归的心情,返回独立团。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因为在他看来,每一次的收藏都是与历史的一次对话,也是对过去的一份致敬。
而这些青铜器,无疑将成为他藏品中的瑰宝。
他决定了,这些青铜器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卖。现在不怎么差钱。如果资金能够周转,可以建个博物馆。把这些青铜器、古董文物展出。收门票也能值回票价。
王弟仁很开心,就算他再不怎么了解古董。也知道青铜器是春秋战国时最为兴盛?那时候就是一个废铜烂铁,放到现在也是古董了。
现在的造假还没兴盛。假货应该不多,再说,就算民国的假货,到现代那也是文物,看特战连在和尚的带领下,一应训练有模有样,给李云龙打声招呼,就决定回现代一趟。
见到堂哥就说,
“我们项目在深山,加油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