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童生外公告诉她的,然后童生外公不让她告诉别人?
不然她一个十岁的女孩子哪里能接触得到这么重要的书?
明玥只是一阵“嗯嗯啊啊”含糊过去,故意制造一种,想说,但是有人不让说的为难样子。
剩下的,就让他自己去脑补了。
反正她就是不能把说话死了,回头他去揪着自家外公要问个清楚,就不好了。
村长果然一副懂了的样子,不再追问,扭头就走。
这世上,有很多地种得很好的农人和地主,都有自己不外传的祖传秘法。
人家不让说,那他就不问。
但是第二天,他竟然发动了自己家的人,也在开荒的地里,挖了个大坑,就照着明玥的比例开始沤肥。
村民们见村长都开干了,管他三七二十一,跟着做就是了。
在他们认知里,村长比他们聪明多了,跟着聪明人干,总不会错。
于是清溪村的村民们,家家户户开始沤肥。
有不懂的,还会来问明玥,只是不再提这法子从哪来学来的就是了。
看见这种情况,明玥自己都有些傻眼。
但是村民们来问了,她自己也不藏着掖着,告诉他们沤肥的比例不是死的,得结合地里的情况。
像现在村里人大量开荒,头年的荒地,草根多,虫卵多,最好烧荒,往地里撒些石灰或者草木灰。
沤的肥,最好经过高温腐熟,达到杀死土里的虫卵和病菌的效果。
每亩撒上两千到三千斤的堆肥土合适,如果是要种成农田的,最好把堆肥土撒地里后,通水焖上半个月以上再重新犁一遍,这样种出来的水稻,能更好些。
村民们一个个惊掉了下巴,原来种地还有这么多的门道,敢情过去几十年,他们的地都白种了呗!
难怪他们清溪村穷呢,亩产都比别村的低,原来问题是出在没有一个更好的肥地的法子?
明玥开荒的地上,汉子们还在忙碌着。
有一半的人正在山上,砍扎篱笆的枝条,有一半在地里扎篱笆。
明玥的要求是,要砍一丈左右的枝条回来,也就是扎进土里半米以后,地上还能有两米以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