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舅每天要挑七八趟的水,肩膀都要压弯了。
我就想着要不就到山上找水源算了,找到水源再把水引下山来。
可是这水源一引下来,那咱们旁边这十多亩的荒地不就值老钱了吗?
所以,我就想着,要不我们两家趁现在这地价还这么低的时候,把周围这一片十多亩的地都买下来了吧!一亩地2两银子,十几亩也就三十多两银子到头了。
这笔钱,咱们两家凑一凑很容易就凑出来了!到时候,荒地变良田\"
明玥还要兴致勃勃地讲下去,张大舅就先打断了她。
“停停停,月丫啊,你咋就能确定,这山上就一定能找到水源呢?找到了水源,这水又怎么引下山呢?
要是这么容易,你这清溪村里祖祖辈辈那么多人愣是发现不了这山上的水源,偏你上山一找就能找到了是吧?
还有啊就算找到了水源,这山上那多坚硬的山石,挖又挖不开,凿又凿不掉,你怎么把水引下山来?
月丫,不是大舅有意泼你冷水,实在是听着就不靠谱啊!”
明玥:“\"
怎么就不靠谱了呢?
她学农业的时候,就学过很多勘探水源的方法,以及在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该如何开渠引水。
就连把低海拔的水运到高海拔的水车的图纸,现在她都能分分钟画出来。
再说了,山下旱了两年,每年都只有几场淅淅沥沥的雨,饿不死人却又没办法丰产。
最近山下很多地方的草地都开始枯黄了,村里人也要开始去挑水来浇灌地里庄稼了。
好在清溪村的溪水,和柳树村的小河,都出自地下泉水,哪怕不下雨也没有断流,只是水位下降了些而已,别的地方有没有这么幸运就不知道了。
山下已经是这样的情况了,那片连绵不绝的深山里,却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一点受旱的迹象也没有。
这分明就是山上有水,哪怕不是泉水,那也是靠近地表的地下水。
可是,这些她又没办法跟张大舅他们说明。
算了,不信拉倒,等她以后真的能找到水源再说吧!
不是她吹,只要真的能让她在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