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上甘岭狙神穿越到抗战 > 第113章 战场遮断(1/3)
    事实证明,数学值得信赖。

    鬼子第36师团果然走了潞太公路。

    只不过,赌对了概率仅仅只是第一步而已。

    打伏击战可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敌人不会傻乎乎的往里钻。

    鬼子更是会做足警戒措施,野战条令规定,鬼子的甲种师团除了前卫、后卫,还有侧方警戒,通常是一个自行车中队,有时候还会加一个便衣侦察班。

    平原地形,鬼子的侧方警戒部队甚至会向两侧前出5~8公里。

    山区地形,鬼子的侧方警戒部队的前出距离会收缩到2~3公里。

    遇到狭窄崎岖的峡谷地形,侧方警戒部队找不到道路可以行军,就会在侧方两公里外每隔四百到五百米抢占一个山头,并在山头上设置火力点以及警戒哨,通过这种接力警戒的方式来保证峡谷公路上的主力安全。

    当然了,两侧警戒哨的前出距离并不是绝对的。

    比如说神头岭伏击战,鬼子的侧方警戒哨就仅仅前出了两百米。

    除此之外,遇到峡谷地形,鬼子的行军纵深也会大幅度的收缩,大队之间间隔会从一千米缩短至五百米,这样在遭遇攻击时就能更快的收缩,集中兵力固守。

    第36师团自从进入武乡-蟠龙段公路的峡谷后,便开始收缩队形,整个行军纵深从刚出发时的8公里收缩到大约5公里,还往峡谷的两侧派出了两个警戒中队,前出一公里交替抢占制高点并设立火力点以及警戒哨。

    鬼子的警戒不可谓不严密。

    但是八路军也有应对之策。

    一是利用地形限制鬼子的警戒部队。

    比如七亘村伏击战,师长选择的峡谷地形就极大的限制了鬼子警戒哨的展开,从而使得鬼子前后两次、懵然不察的钻进我伏击圈。

    再一个是师长总结的战术,就是借助民兵在反斜面制造动静(比如放鞭炮),将鬼子的警戒部队引走,八路军主力趁这机会隐蔽进入伏击圈并发起攻击。

    但是常胜采取的战术更加简单粗暴,就是直接实施战场遮断。

    战场遮断,其实在冷兵器时代就有,就是斥候部队之间的互相绞杀。

    具体就是,派出两支精锐的小部队,强行驱逐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