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纸人小鬼提及的纸铜镜,唐杏从未听闻,可这并不妨碍她接下这笔生意。
她现在觉得,自己的脑子就是最强大脑,无论遭遇何种难题,都能从中寻得答案。
至于那张透着古怪气息的照片,暂且被她搁置一旁。
唐杏在网上搜索“开放医院”,发现全国共有八家医院叫这个名字,其中六家已然关闭,四家建于抗日战争时期,如今早已被拆除。
网络能提供的信息就这么多,若想弄清楚照片上的地点,还需耗费更多精力去探寻。
…………
清晨,天刚蒙蒙亮,唐杏便早早起身。
那纸铜镜的生意,她志在必得,走阴书这等奇物,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般难得的机会,她绝不能错过。
至于她如何知晓这东西的价值,自然是那些莫名出现在脑海中的“记忆”告知她的。
报国寺,今日恰逢集市。
唐杏先将纸人武士送去李家,而后径直前往报国寺。她走进一家店铺,招牌上写着“玉籽天成”四个大字。
“张叔,在吗?”唐杏瞧着铺子里空无一人,扯着嗓子高声喊道。
“在呢,在呢!您了别急!”一个中年男子从柜台后走了出来。
这人约莫五十多岁,中等身材,体型微微发福,脑袋锃亮,肤色不算白皙,面容看着有些凶悍,可眼睛里却透着和善。
“呦!小杏,好些日子没见你了,你爸有消息了吗?”张叔瞧见唐杏站在店里,关切地问道。
唐杏轻轻摇了摇头,神色有些落寞:“还是老样子。张叔,您这儿有老料吗?”
“有啊,你要多老的?是要原石还是明料?多大的?”张叔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唐杏有些头疼。
原石是从矿山开采出来的天然矿物,表面裹着一层厚厚的石皮,内部品质难以窥探,全凭经验和运气去赌,风险极大,可一旦赌赢,利润也相当丰厚。
明料则是经过切割或去表皮处理的原料,内部品质一目了然,购买风险小,可利润也低,价格相对透明。
唐杏自己对这些一窍不通,但好在她有个神秘的“外挂”。
“四五十年的就行,大概这么大,要原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