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是白叔介绍的。
白叔的水果店就开在她家旁边,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但在唐杏的记忆里,白叔似乎和她父亲很不对付,但对她却很好。
且说,唐杏在收拾好挂画和照片后,又去了当地的一个小型博物馆,找了熟悉当地历史文化的老师,打听起那所医院的来历。
医院确实是日本人建的不假,只是由于地点太偏,建国后,政府并没有再启用。
唐杏听着老师的讲解,还不断观察着对方的情绪。
这老师并没有说实话,应该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在博物馆说的。
于是,唐杏随便找了个理由,约了那位老师小聚几杯。
博物馆的老师姓李,一个稍微有点地中海的中年男人,但好在身材没有走形,所以,看上去并不怎么油腻。
唐杏这姑娘,模样好,身材好,学习也好,从小到大,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是校花级别的存在。
那位李老师,虽说在博物馆做着体面的工作,身份地位也不低,但到底男人的天性不改,遇到唐杏这样的人邀约,自是不能错过。
不过,唐杏也是懂得利用自己的美貌的,在她看来,不触及原则与道德问题,适当地走一走捷径,也无伤大雅。
酒过三巡,李老师也喝得有些上脸了。
唐杏继续给他满上,随后试探地问道:“李老师,后来,政府就没再管那个医院了?”
李老师既能喝酒,又有美女相伴,不知不觉就有点飘飘然了。
他摇了摇头:“哪儿呀!据说,建国后,政府不止派了一批人去过,但是每次都没有人回来。后来政府就把那封了,不许人再靠近!”
唐杏接着问道:“那政府就没想过把那儿拆了?”
“怎么没想过,就十几年前,有个地产商想在那儿盖个什么度假村,结果挖掘机刚上去,连一车土都没刨出来,就都撤了,具体发生什么了,那我就不清楚了!”
唐杏附和:“这么邪性呢!”
李老师还有些自豪:“可不是嘛!听当时的挖掘机司机说,好像当时变了天,狂风四起,试了好几次都不行,这才撤出来的。我们这儿啊,别看地方穷,在春秋战国时期,那也是燕国的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