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的试吃台,摆着打开的样品瓶和一大壶热水。
“我们准备了温水泡的蜂蜜茶,还有直接打开的橘子罐头,欢迎大家尝尝。”
芳兰带着女工们轮流接待,每人一句话、一手递杯、一笑致意。
“您好,这款橘子罐头来自秦岭深山,果子小而甜,用的是原浆糖水,不加香精。”
“我们的蜂蜜都是村养自筛,一瓶一码可溯源。”
“这个是我们村妇女小组负责贴标和封装的,每一瓶都有她们的签名编号。”
这些话没有夸张、没有包装术语,却让人听得踏实。
很快,第一位顾客买了两瓶罐头,说:“这味道不像超市那种,就是小时候那种罐头味。”
随后是第二位、第三位。
一个小时过去,十瓶罐头、五瓶蜂蜜售出;两个小时过去,试吃桌前排起了队。
“你们这个可以邮寄吗?”
“能不能给我单位来一批定制?”
“有没有线上商城?”
王小芳听得眼花缭乱,激动地转身:“厂长,咱真卖出去了!”
陈鹏飞笑了笑,脸上却没多少激动,只是轻轻说了句:“这才是刚开始。”
……
第一天结束,陈家村展位售出罐头92瓶、蜂蜜33瓶,拿下现场零售小额订单11笔、洽谈意向代理商3家。
第二天,市电视台路过拍摄,随机采访了一位顾客。
“您买的这款罐头,为什么选它?”
顾客答:“因为好吃,还因为他们说得真,我信得过。”
这句话,被剪进了电视新闻的片尾。
陈家村人,挤在展会馆边的小旅馆里看新闻时,一下全笑了。
“这人说得好!”
“我觉得比省里那次电视采访还真!”
“我们是真的好吃啊!”
……
展会结束那天,陈鹏飞站在卸货点,看着一排排剩下的罐头箱。
“这些没卖完怎么办?”陈东问。
“拉回去啊。”陈鹏飞说,“能卖多少是多少,但回去之后,这包装要继续改。”
“你不觉得咱已经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