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对大陈岛进行大规模的轰炸之后,周恩来于1月20日宣布一定要“解放”台湾,在此期间不允许联合国或其他任何国家进行干涉。同日,艾森豪威尔总统以他的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身份请求国会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击退共军在台湾海峡的进攻。
“国会”授予了“总统”所需要的权力,蒋介石也相应地受到了鼓舞。但是,在联合国安理会邀请中共派代表参加停火谈判并遭中共拒绝以后,这场危机也就结束了。
令蒋介石感到欣慰的是,他不久便证明了他在西方主要国家中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诚然,国民党“政府”被排除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于1955 年2月25日在马尼拉签署的《东南亚防御条约》之外,但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于3月23日又继续前往台北进行访问。
在台北,杜勒斯与“大总统”蒋介石、“副总统”陈诚、“行政院院长”俞鸿钧以及“外交部长”叶公超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分析了共同防御条约的含义和用途。在长达一天的谈话结束以后,杜勒斯于临走前发表了一份新闻公报。他在公报中指出,金门岛和马祖岛与“台湾的安全有关”。
无论如何,这对蒋介石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了。
三四周以前,由于共军的猛烈空袭,蒋介石已命令军队撤离了大陈岛。
但是,根据美国国务卿的宣言来看,要国民党放弃金门岛和马祖岛是完全不可能的。
尽管共军在3月份又发动了进攻,但蒋介石加强了守备部队的力量,仅在金门岛一地就屯兵6万。然而,情况仍然不妙。3月25日,中共宣称他们又从北朝鲜撤出6个师的兵力以对付这场战争。蒋介石的海上观察员和大陆情报人员报告,共军已在台湾对面的福建沿海布下了重兵。蒋介石说在2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情况已经“相当明确”,美国是会保护这些岛屿的,并说无论如何这些岛屿是决不会断送的。
当蒋介石得知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获得重大成功的消息时,他回想起了1927年的上海和他1936年在西安事变中所受到的侮辱,这使他恼羞成怒。
锡兰(1)总理约翰·科特拉瓦拉阁下在自以为公正善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