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蒋介石传 > 12 命运自定(4/9)
931年12月15日。

    在此前后,大约7万名大、中学生拥入南京。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到来使得因日本入侵东北而引起的骚动达到了极点。

    这些学生——从12岁到16岁不等——完全自发地在各城市开始抗议,要求马上对日宣战。他们用各种方法大声疾呼,必须把侵略者赶出去。

    在一次学潮中,外交部长王宠惠博士受到重伤。11月底,大约12000名学生到达南京,并在政府大楼外宿营。他们要求见蒋介石,其他任何人都不见。

    当时天气很冷,蒋介石考虑到在这种天气下停留在外24小时会把学生冻坏,于是他走到一个阳台上,向学生们发表了长篇讲话。

    他说,学生们对政府的要求是有害的,也是无理的,他们应该回到学校去,政府会在适当的时候对付日本人。

    由于寒冷和失望,这些年轻人便回家了。

    但是,平静是短暂的。

    在学生和警察发生冲突之后,许多学生被逮捕。

    不久,更多的学生从汉口来到南京。蒋介石同样地“训导”了他们,他告诉这些学生,他们这样做会被日本人利用。12月的学潮规模更大,学潮的领导人决心也更坚定。一些来自北平的学生冲击了国民党党部和外交部。另一些学生则冲击了中央日报社大楼,捣毁了印刷厂和报馆。局势已经失去控制。

    蒋介石命令南京的警备队包围了占据中央大学的学生。这些年轻的造反者在军队的护送下,一小批一小批地被迫撤离了首都。

    就在这时,蒋介石“下野”了。他在蒋夫人的陪同下,离开南京,乘机前往一个未公开的地方,最后回到了位于浙江山区的家乡。

    像往常一样,蒋介石的“下野”发生了奇迹般的作用。

    1932年1月2日,政府郑重请求蒋介石马上返回南京,就连学生也请他回去。蒋介石平静地住在山区的家里,比平时更为繁忙。政客们向蒋介石发来雪片般的电报。另外两位离任的国民党领导人——汪精卫和胡汉民——也发来电报。这些电报都有一个共同的宗旨:急需制定“对日新政策”。

    在这场日本人坚持称做“事变”的战争中,日军迅速地控制了东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