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时的荣耀和威望,所以他忽视了在一个封建的国家里进行领土征服所应注意的唯一正确的原则,那就是:他应该除掉那些最初反对他的人,用自己选定的人来代替这些人,而新选出的人应该忠于新生的民国,并忠于民国首脑蒋介石。
蒋介石未能取得对地方的实际控制权,他很容易就满足于地方军阀对他的毫无意义的效忠,这是他判断上的最大失误。
在后来的岁月里,蒋介石的权威多次受到地方军阀的挑战。虽然蒋介石总是胜利者,但这些接连不断的地区战争消耗了他的力量,并使他无法集中注意力来处理中国真正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正在日益扩大。此外,从1931年起,蒋介石还要应付日本侵略者所造成的巨大威胁。
1929年,蒋介石试图通过裁军来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结果引起一场危机,这使他深切地感到自己权力之有限。其他任何事都不曾像这使他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对蒋介石推崇备至的官方传记作者霍灵顿·唐也不得不承认:
国民政府实际上只控制了几个省。冯玉祥称雄于北方,同时又是有名的西北王,控制了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以及宁夏等省。而蒋的对手阎锡山则从他那坐落于山峦起伏的山西省的大本营中向河北、察哈尔、绥远等省发号施令。在南方,李宗仁控制着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中国实际上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差不多可以算得上是诸侯割据……
蒋介石只在长江下游的五个省里享有无可争议的权力。
裁军成了蒋介石最关注的问题,因为地方军阀依靠的是军队。蒋介石争辩说,既然国家已经统一,战争已经结束,大部分军人都应该复员,回到他们的百姓生活中去。他的这些话不无道理,只是所有的军阀心里都清楚,将自己的军队遣散,就意味着失去自己的权力源泉。于是,他们坚决反对蒋介石的复员计划。他们这种自私的愿望最终挫败了蒋介石的企图。
当时的局势既荒唐又具有某种悲剧性。在国民军占领北京后,中国全国共有220万军队。如果把各式各样的正规军及杂牌军加在一起,那么,这支军队在当时相对和平的世界上可以算得上是人数最多的一支军队。
在这支庞大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