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上海站和地下党成功突袭日军据点后,松本少佐恼羞成怒,发誓要对上海的抗日力量进行更加残酷的报复。日军在遭受打击后,加快了从其他地区调集兵力的速度,同时在上海本地进一步强化统治,上海滩陷入了更深的黑暗之中。
陈默身处日军阵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松本少佐对内部的清查更加严苛,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他的怀疑。陈默凭借着多年的潜伏经验和头顶词条功能,小心翼翼地应对着每一个细节,确保自己不被发现。
通过头顶词条功能,陈默得知日军新调来的兵力将在一周内抵达上海,并且他们计划在兵力集结完毕后,对上海周边的抗日根据地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围剿。这次围剿,日军将采用“梳篦式”战术,像梳头一样对根据地进行全面、细致的搜查,妄图彻底消灭抗日力量。
陈默心急如焚,必须尽快将这个重要情报传递出去。但此时特高课对人员的管控达到了极致,所有的通讯渠道都被严格监控,常规的情报传递方式已经行不通。陈默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此次情报传递的成败关乎着无数抗日志士的生命和抗日事业的未来。
经过反复思考,陈默决定利用日军内部的矛盾。他通过头顶词条功能,发现松本少佐与另一位日军高级将领山本中将之间存在着权力斗争。山本中将一直对松本少佐在上海的行动成效不满,认为他过于激进,导致日军损失惨重。陈默觉得可以利用这一点,在他们之间制造更大的矛盾,从而为传递情报创造机会。
陈默开始在日军军官中巧妙地散布一些对松本少佐不利的言论,暗示松本少佐为了自己的功绩,故意隐瞒了抗日力量的真实实力,导致此次兵力调集的规模不足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局势。这些言论很快传到了山本中将的耳朵里。山本中将听后,对松本少佐的不满进一步加深。
与此同时,陈默故意在一次日军高层会议上,提出了一个看似合理但实际上会给松本少佐带来麻烦的建议。他建议在新兵力到达之前,对上海的部分区域进行一次小规模的“预演式”围剿,以检验目前的军事部署和情报准确性。松本少佐虽然对陈默有所怀疑,但在山本中将在场且其他军官也觉得此建议可行的情况下,不得不采纳。
陈默利用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