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元宵过后,张黄又在芙蓉镇待了近半个月的时间,一是将育瑛堂的事情交代给柳西别出什么岔子。当然这还是其次,毕竟因为兼职向导的关系,柳西早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最重要的还是他想等到三月份的时候去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张黄每次看到李白的那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会心生向往,这三月的扬州那得多漂亮啊,才能被诗仙李白携程流传千古的名作,这逮到机会不得好好去见识见识。
清晨,天边初露鱼肚白,薄雾轻笼着这平凡的小镇,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镇子口的老柳树下,柳姨正依依不舍地与她的孩子们告别。
张黄借口说要将之前那么多银子拿去扬州城存在那大钱庄里才安全。这才打消了柳姨的怀疑,允许他们这次远行。
同去的除了李玄真李道长外,还有李莫名和小酒。
李莫名早已拜入道观,也算是自立门户,想去哪自不必向柳姨请示。而小酒则是谎称遇到了疑难杂症,医书上提到的方子据说只有大城市的大药铺才有的卖,人命关天耽误不起。无奈只好随张黄一起去扬州城。
张黄他们身着粗布衣裳,外面套了一身崭新的羊皮袄,其实一开始柳姨给他们准备了更多的御寒衣物。若不是他们几个坚持没将这些衣服全穿上的话,估计现在连手肘都弯不了。
李莫名兴许是身负修为也或者是就想特立独行,依旧穿着平时那件打了不知道多少补丁的破道袍,被柳姨骂了好久才勉强在里面有加了一件棉背心。
李道长则是在原来的衣服外面又套了件裘皮大氅,更凸显他的男子大气极简的个性,以及飘逸潇洒的审美品味。
看得小酒眼中一阵泛光,看得李莫名心中一阵臭骂。
肩上背着简单的行囊,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和柳姨连夜赶制的干粮。在柳姨的检查下张黄的储物袋里甚至还装了几床被褥,说是外面客栈的东西没人打理,肯定不干净,睡着难受!
絮絮叨叨地嘱咐了不少,柳姨面容略显憔悴,显然是担心得好几个晚上没睡好觉。眼中也是噙满了泪水,毕竟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