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林道远回道:“行,赵县令,不知有啥推荐的?”
赵广一边扶着胡须,一边如数家珍:“芙蓉镇好吃的可多咯,这边最有名气是三笑楼,最近刚换了个厨子,听说师承宫里退下的老御厨,这边的员外和商人是最喜欢去。还有金海酒楼的金海鲤鱼宴也是远近驰名,另外汇珍楼、绝味楼也是不错,不过要说最好吃呢,那肯定是育瑛堂了。就是那边环境简陋了点,不过小的可以保证,味道绝对让二位惊艳,不知二位有没有兴趣。”
林道远说:“哦?给你这么一说,倒是让人好奇,既然如此就麻烦赵县令带路了。”
一旁的林道玲也搭腔:“赵县令,你最好别骗我们,我们林家在扬州城也算是大家族,什么珍馐美馔没吃过?能让本小姐惊艳可没那么容易。而且这育瑛堂,听名字也不像吃饭的地方呀。”
赵广尴尬地笑道:“哎哟,林小姐这我可不敢啊,您就算给我八百个胆子我也不敢骗两位啊。至于育瑛堂这个名字嘛,不瞒二位,其实育瑛堂本就不是饭店,而是个孤儿院。”
林道玲说:“孤儿院?你还说没骗人,哪有人去孤儿院吃饭的?”
赵广解释道:“说起来也简单,两位也知道,夏国刚统一人族地界也就十几年,百废待兴,不管是重建城池、向北边开垦良田还有向阵亡将士发放抚恤军饷,哪个不是花钱的地方。虽然打胜了,但都是占地儿,银钱还真没多少,而且各大宗门可都是出了力的,圣上不得意思意思?这礼尚往来的那都是开销。这不相应的某些方面不就得稍微委屈了点吗。”
他们口中孤儿院其实正是柳姨开的,倒是应了当年她那句“念头通道,不留遗憾”,定居芙蓉镇后陆陆续续收留了二十多个孤儿。其中既有战争遗孤,也有不少先天重病畸形的孩子。原来芙蓉镇上的小院也扩建成孤儿院,名曰“育瑛堂”。育瑛堂而且赵广说得着实谦虚了些,哪是委屈了点,基本就是分比没有。收容孤儿做好安置本是县衙的差事,不过县令出工不出力,口头上说得冠冕堂皇,什么要培养战争遗孤,让烈士不绝后等等。但实际上连半两银子都没见到,也就育瑛堂刚建成后,堂堂赵县令和附近几个村长过来露了个脸,美其名曰官办收容。
不久后,赵广带着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