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 第248章 ,发动清洗(2/4)
定程度上稳定了粮食价格,属于是难得的为国为民之举了。

    方永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所以这次他虽然决定卸磨杀驴,但还是愿意大发慈悲的给程家留出一条生路。

    只要对方可以老老实实的交出手中的产业,他就允许程范带着现有的财富告老还乡,也算是给他一个善终了。

    当然,这样的条件对程氏来说可能有些不太愿意接受。

    如果对方不接受的话那就怪不了方永了,只能着手将程氏清除……

    除了粮食外,剩下的煤、盐两个产业的情况相对比较复杂。

    其中煤炭方面,大熙的各个家族都有参与,里面没有真正的龙头。

    在大熙,矿产最初是归属国有的,但起初的开采效果并不理想。康宁时期,康宁帝将一些国家矿产交给了他的子嗣管理,然后这些皇子又将矿产进一步转交给了一些国亲代管。

    例如江南的甄家就有许多矿产,还有薛家也曾有过矿产,贾家也曾有过。

    最开始时,这些人得到了矿产后确实是着力开采,使大熙的各种矿产产量暴增,一度形成康宁盛世。

    但随着时间流逝,技术和人力的投入都达到一定的瓶颈之后,矿物的产量便趋于稳定,再如何努力也增产不了太多了。

    而无法增产就意味着收入难以增长,可人的贪念却是不断增长的,当增产无法满足时,另一个想法就油然而生。

    也就是涨价。

    不是一家涨价,而是所有人联合起来,一同涨价。

    因此在康宁帝后期,煤炭等资源价格迅速飙升。

    价格飙升的同时,各家全都联合起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都有着各种关系后台,最后面的后台就是康宁帝的皇子们,因此户部根本收不上税。

    隆庆帝当政后,所颁发的新政中就有专门针对这一条的改革。

    隆庆帝将京城附近的矿产,例如房山煤矿等产业,从各家收回,交给关系亲近的兄长忠顺王管理,希望可以以此稳定京城的煤价。

    同时隆庆帝在京外的地区派遣大量矿监,专门监督收税。

    最终虽然税收上来了,但具体效果却和隆庆帝想象中的不同。

    矿监和各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