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车站,老茂问了一句:“今天是25号吧,《收获》发刊的日子!”
唐国墙:“等着,我去买两本《收获》给大家看看。”
《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结局篇勾了全国读者四个月,期间光是解密《人间正道》,猜测主人公背后人物原型的各种文章就不可计数。
车上不少人都是八一厂的,而且中年男性居多,对这个类型很有兴趣,甚至动过改编的念头。
但也就是动过,这种时间跨度大,人物繁多,而且涉及真实历史人物的作品改编起来难度重重。
倒是目前另一种表现形式“电视剧”更适合《人间正道》。
唐国墙买了两本《收获》,不过回来后见同事们都盯着自己,为难之下,首先把其中一本给了于洋老爷子,另一本自己看。
其他人见状,想着路上漫漫三十来个小时,等着别人看完实在太煎熬,于是纷纷去买杂志,把人家直接买空了。
即便如此,也无法做到人手一本《收获》。
魏明就没有,不过他昨天买了一本杭州地方志,民国时期出版的,还是繁体竖版,厚厚一本,看着也挺有意思。
老茂问魏明:“一个火车上的小摊上就有这么多《收获》,这一期发行量肯定不少吧。”
魏明道:“好像首印130万册。”
又是一个历史记录,《收获》是奔着一次性满足全国观众对《收获》的需求,130万册后没想过要加印了,而且单行本也要等下半年再说了,让市场消化一下。
老茂嘶嘶作响,130万册就是130万码洋,哪怕纸张印刷发行成本摆在这,也有几十万的盈利了吧,合该人家魏老师赚这钱。
这一路上魏明是无法清闲了,因为他这个原著作者在这里,大家对作品有什么疑惑,或者哪里想要讨论都会找他。
往往聊着聊着就会变成集体讨论,车上有几个八一厂的同志是真的上过战场,远的不说,近的就有一位摄影师刚刚从老山前线拍完纪录片下来,所以说起打仗的剧情来头头是道。
说起战争的残忍也是唏嘘不已。
《人间正道是沧桑》第三部从日本投降开始,可以说是一场兄弟之战,同胞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