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出道不过两个多月,就已经凭借《鸭先知》和《二牛》在文坛创下了偌大的名头,再加上他那两首诗,着实拥有一些铁杆粉。
而且《双驴记》不仅是现下最热门的知青文学小说,而且还是魏明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肯定能为杂志带来不小的关注。
而且除了魏明,这一期的《收获》其他作者同样也不弱。
另外还有一篇冯骥材的中篇小说《啊!》。
37岁的冯骥材步入文坛的时间也并不长,以前他是天津男篮的中锋,受伤之后转入美术界,在天津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
第一次搞写作是因为研究义和团历史跟人合写了一部《义和拳》的书,也为他后来创作《神鞭》奠定了基础。
今年冯骥材才算是真正成为一名作家,他的伤痕小说《铺花的歧路》发表在《收获》3月那期。
而这篇同题材的《啊!》功力更上一层楼,可以算是他的早期代表作了。
除了魏明和冯骥材,另外还有一位青年作家叶辛,他的长篇连载小说《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将在这一期《收获》发表大结局。
写知青文学魏明不是专业的,但叶辛算是知青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了。
明年他的一部《蹉跎岁月》直接把《收获》带到了百万发行量的巅峰,之后还改编成了电视剧。
虽然这三人出道时间都不长,不是文坛老炮,但《花城》的高发行量靠的也不是老人。
老人的文字和故事跟当今的读者已经脱节了,文坛是新一代的天下。
到了11月25号,40万册《收获》开始陆续在全国的书店、报刊亭、邮局铺开。
虽然第一天没有全部发出去,但40万也没有坚持太久,火爆之势已然形成。
~
北大外面的报刊亭,老头早有准备,知道魏明在北大的人气,听说这个魏明又有作品发表,所以这一次备的《收获》比上一期翻了两倍。
但是当78中文系的戴堇华中午来买杂志的时候还是已经没货了。
还好回到宿舍后她看到舍友买了一本放在桌上,于是趁她午睡的时候看了起来。
当然是直接看魏明的《双驴记》。
这